漫步在清城巷斑驳的青砖墙前,指尖划过清代砖雕的纹路;驻足于记忆照片墙下,凝视黑白影像中百年前的同一条街巷;俯身挑选金黄酥脆的库车大馕,麦香混合着千年盐碱土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8月19日,记者在库车老城看到,一系列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与体验式旅游的创新项目,让这座丝绸之路重镇焕发出新的活力。
游客在清城巷前打卡留影,用镜头收藏丝绸之路的时光印记。卜登鹏 摄
"快帮我在这个砖雕门前拍一张!"来自广州的游客李晓举着手机,在清城巷的清代拱门前不断调整角度。这条得名于乾隆年间的古巷,如今成为游客最爱的打卡点之一。五十米外,一面长达30米的记忆照片墙则展示了另一种时空对话方式——墙上百张老照片记录着老城百年变迁,不少游客俯身细辨,寻找照片中与现址相同的建筑位置。
游客在热斯坦老街馕店精心挑选金黄酥脆的库车大馕,金灿灿的大馕铺满展台。卜登鹏 摄
游客在库车老城作坊精心挑选非遗土肥皂,阳光洒在天然皂体上泛起温润光泽。卜登鹏 摄
热斯坦老街的馕店前始终排着长队。"不止要买,更要看打馕的过程。"北京游客张邵锋举着刚出炉的还烫手的大馕说,"这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体验。"不远处的小摊前,游客们正精心挑选库车土肥皂。"没想到古老的工艺这么环保,准备多带些送朋友。"上海游客王华闻着土肥皂特有的植物清香说。
击鼓巷道上游客三五成群漫步,时而驻足聆听千年回响。卜登鹏 摄
游客在绚丽的十二木卡姆壁画前驻足留影,用镜头捕捉维吾尔族音乐与绘画交融的艺术魅力。卜登鹏 摄
游客在各式各样的手鼓墙前创意打卡,用镜头记录下非遗艺术与现代文旅的生动交融。卜登鹏 摄
在老城中心区,一面由上百个传统手鼓组成的艺术墙成为创意打卡胜地。游客们模仿击鼓姿势拍照,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更令人震撼的是十二木卡姆壁画墙,墙体绘满了维吾尔族传统乐舞场景,不少游客在壁画前模仿舞姿,有的甚至随着手机播放的木卡姆音乐即兴起舞。
两位女生正在库车大寺建筑前拍照,阳光洒在精美的几何图案砖雕上,她们身着鲜艳的衣裙与古朴的建筑形成和谐动人的画面。卜登鹏 摄
这些项目旨在打造"多维体验式"文旅空间,通过清城巷保留历史建筑原真性,通过记忆墙强化历史纵深感,通过非遗工坊实现文化传承,通过艺术装置增强互动性。让游客不仅能看,能听,还能闻,能尝,能触摸,真正实现与历史的全方位对话。
游客缓步走过铺满历史照片的艺术墙,透过光影回溯老城百年变迁。卜登鹏 摄
如今,这座千年古城正通过创新性保护与活态传承,让丝绸之路的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带走的生命记忆。 (库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卜登鹏)
(来源:库车市零距离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