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沪昆高速镇胜段,一抹圆润的流线型建筑从车窗外掠过——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服务中心)正以崭新姿态拔地而起。这座即将落成的地标性建筑,其屋面绿植与远处青山融为一体,让人频频侧目。目前,项目工期有序推进,预计9月中旬竣工,国庆节投入使用。
项目效果图。
8月6日午后,阳光炙烤着路面,黄果树迎宾大道上驶向景区的旅游大巴与私家车在红绿灯下整齐列队。身着反光背心的交警穿梭其间,手势利落有力,将滚滚车流疏导得井然有序。这样的繁忙景象,正是黄果树景区旅游旺季的常态。
旅游旺季黄果树景区日人流量较高。深藏于黄果树新城居民区的老游客服务中心,因场地狭小而饱受困扰。瞬时接待量及车位,在如潮水般涌来的游客面前,接待能力捉襟见肘。每到旺季,周边道路就会陷入拥堵泥潭,不仅影响游客体验,也制约着景区发展。
项目现场金属焊接的火星迸溅。牟绍莉 摄
正是为破解这一困局,安顺市以“两城三基地”为蓝图,斥资5.3亿元打造全新的游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服务中心),由中交二航局承建。
走进施工现场,金属焊接迸溅的火星如流星坠落,升降平台载着工人上下穿梭,约170名工人各司其职。“施工最难的是13米高的售票大厅。”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设备够不着,就搭起钢铁“云梯”,加班加点赶工期。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室内装修、地下室打磨及室外铺装、绿化等附属设施的施工作业。
这座融合自然与人文的建筑,处处彰显巧思。设计上,主体采用“喀斯特溶洞”造型元素,正立面幕墙以少数民族银饰为灵感,将黄果树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巧妙融合。螺旋上升的屋顶花园,不仅是绝佳观景台,更通过立体绿化为建筑披上“隔热外衣”,让生态理念渗透到每个细节。
忙碌的施工现场。牟绍莉 摄
下沉庭院与景观瀑布设计同样亮眼。“玻璃幕墙已安装完毕。通电后,水通过幕墙顺流而下,将磅礴气势凝固成流动的艺术,与黄果树瀑布遥相呼应。”项目现场负责人说道,下沉庭院可以灵活改造成舞台,用于举办各类表演活动,为游客带来更加多元的游玩体验。
在功能配套上,新服务中心更是亮点十足。超11万平方米的规划用地中,新增约1800个停车位(含近500个充电车位),4个精心设计的出入口实现人车分流,保障车辆高效通行。8000平方米的商业区即将启动招商,演艺、文创等新业态蓄势待发。同时,5G+AR导览、智能客流监测、无人零售+AI客服等智慧功能的加入,让科技感、环保性与人性化贯穿服务全程。
新服务中心伫立在贵黄公路、沪昆高速出口与黄果树迎宾大道的交会处,已然成为景区的“门户枢纽”。待国庆正式开放,这座集旅游集散、智慧服务、休闲购物于一体的“超级枢纽”,将如同一座能量磁场,让八方游客在此感受贵州文旅的独特魅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