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夏州文化馆 2025年08月22日 10:54 甘肃
石佛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的林区。1992年这里由国家林业部批准为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地貌奇特,山清水秀,风景十分优美。从下往上看,石佛沟的形状像一把折扇,沟内两侧林区似展开的扇面,沟口通到花儿会场的道路好像扇柄;而从上往下看,石佛沟则像一幅迎风飘动的绿锦缎面,引人入胜。南北朝时期这里曾是吐谷浑的贵族领地。据史书记载,西晋水嘉年间(307-312),晋王朝发生“八王之乱”后,辽东鲜卑族乘机崛起,其中一首领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不断状大自己的势力。后慕容廆与其庶兄吐谷浑因牧场之争发生矛盾,吐谷浑遂率其一部西迁至今内蒙阴山。四晋永嘉末年(313年左右),他们又从阴山南下,经陇山至枹罕罕幵塬(今临夏县北塬),接着从枹罕向南方西发展,统治了今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及四川北部的氐羌部落。到吐谷浑孙吐延时(329-351年)建立吐谷浑国,统治区包括今兰州地区,约于北魏神應四年(431年),吐谷浑灭夏,吞并西秦后,以兰州阿干地区为贵族居地。鲜卑人笃信佛教。白兰王慕璝在石佛沟建立寺庙,供奉石佛。这尊石佛是欢喜佛,这与鲜卑人的信仰崇拜有关。从此这里便称作石佛沟,延续至今。
石佛沟花儿起自何时,未见记载,但当地人在每年六月六日到石佛沟山林中聚唱花儿,却由来已久。石佛沟周围地区流行一种花儿曲令,多为中老年妇女演唱,称之为《阿干令》,听起来曲调非常原始,高亢、悠长、婉转中带有苍凉、忧伤的意味。起音似《河州大令》、中部像《河州二令》,落音又如《河州三令》。经专家们的审听和分析,认为这是古老的《河州令》。《河州令》是河州花儿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曲调。老人们说,这个花儿曲令最早是由逃难和背煤来阿干的河州人带来流传到这里的。著名的河州花儿歌唱家王绍明年轻时在阿干背煤唱花儿的情景,这里的老人们还记忆犹存。由于这个地方比较封闭,这个古老的花儿曲令没有被其他令调浸染和冲击,《河州令》的原始形态,才被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是阿干地区群众非常喜欢的一个花儿曲令。改革开放以后,阿干镇的群众仍沿袭旧俗,到石佛沟唱花儿。1992年石佛沟林区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以后,七里河林业局为了尊重群众在这里唱花儿的习俗,也为了加强林区管护,从1992年起恢复传统的石佛沟花儿会。七里河林业局为了方便群众参加花儿会,修通了道路,购置了必要的音响器材,修起了场地,搭起了唱台。每年农历六月初三到初六花儿会期间,抽调人员负责做好花儿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并筹措经费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各种奖项,请省内著名的花儿研究专家组成评委评奖,对优秀花儿歌手进行表扬和鼓励。
石佛沟花儿会期间,阿干地区以及榆中、永登、皋兰等地的群众,以及兰州城内的花儿爱好者齐聚石佛沟,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曲曲悠扬动听的花儿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最近五六年花儿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更加吸引甘肃临夏、临洮、渭远、会宁,青海西宁、民和等地的花儿歌手都来参加这里的花儿会,一展歌喉。石佛沟花儿会已经成为兰州地区传播花儿文化的重要场所。2006年7月3日,石佛沟被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花儿传承基地”的称号。2017年10月,石佛沟花儿会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