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人们在正定县小商品夜市品尝美食。新华社发
□管荣琪
2024年4月6日,网友“一颗粒粒子”发布的一条展示正定小商品夜市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爆火。短短几天,正定小商品夜市被巨大的流量推向公众视野,火爆出圈,热度持续至今,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之为“梦中情市”。
背靠魅力十足的旅游名城,小商品夜市在网络上的热度为何超越了古城?它凭借的是什么?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夜市,为何偏偏火了这一个?全国食客不远千里来吃一顿小吃,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
一
从石家庄站乘坐火车一路向北,16分钟后到达正定站。跟随人群挤出车站,过马路,东行百余米,便到了夜市所在的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
下午四点,广场上的车辆潮水般退去,露出干净的地面。接着,一辆辆小吃车如同赶潮的螃蟹,浩浩荡荡地驶过来,由路的两旁汇入场地。几十分钟后,600余摊主准确地到达自己的摊点。他们铺上或红或绿的地垫,在地面形成纵横交错的过道。随后铺开桌椅板凳,点火热炉,烧水烧油。十几分钟后,一缕缕白色的蒸汽腾空而起,各地特色美食摆上货架。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期待,如灌渠里奔腾的水流,向各个摊点涌去。
伴随着一轮红日从正定火车站的上空缓缓落下,深蓝色的天幕降临,登上广场西侧的停车场环岛二楼,站在最佳观景区,网友口中的“梦中情市”“御膳房”便一览无余。数百个招牌相约点亮,其间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小商品夜市终于露出网络中的震撼景象——规模之大,品类之盛,人流如织,气氛热烈。
跟随味蕾的指引深入夜市,仿佛置身光怪陆离的美食天堂。烧烤、串串、面食、卤肉、甜品……一面面招牌鳞次栉比、五彩争胜。600余摊位,个个前面挤满顾客。正如网友所感叹:“这恐怕是北方规模最大的夜市”“你需要3个小时,才能走得出去。”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他们左手捏饼,右手攥串,小拇指上勾着奶茶袋。他们三步一停,五步一望,目光沿着看不到尽头的通道延伸,寻找下一个目标。的确,“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漫步其间,天南海北的美食让人应接不暇。武汉热干面、东北锅包肉、广东肠粉、重庆小面、北京爆肚、临沂炒鸡、齐齐哈尔烤肉、南京鸭血粉丝汤……一个夜市,容纳了全国各地的主流特色小吃,堪称美食高地。千百年来,一方水土之人汇聚成城,渐渐有了地方特色。接着,地方美食又吸引着更多的人再次汇集,味道交换,语言交流,文化交融。正定小商品夜市的小吃融合了不同地域之人的性格,面条劲道够味、烤肉外焦里嫩、火烧皮酥馅大、串串麻辣鲜香……可谓食材新鲜、手艺地道、口味正宗、价格实惠,游客食之可一饱口福。在这里,四海美味在舌尖相逢,八方游客于夜市相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急剧缩短,人生的五味高度浓缩,游子食之方能一解乡愁。
下单,扫码,付款,一气呵成。坐到马扎上,围着小桌板,撸起袖子,戴上手套,抄起碗筷。这时,所有人摘下了社会面具,没有了年龄、高矮、胖瘦、学历、职务的分别,回归了真实的自我。他们走出高楼,坐在最接近大地的广场上,脸上的皮肤舒展,眼角带笑。他们剥开簋街小龙虾的壳,嘬一口柳州螺蛳粉,夹起一块新疆椒麻鸡,手举啤酒,纵情高歌,不醉不归。喧闹之中,他们左拥右抱,前仰后合,憧憬未来。席间有人抱起吉他,演奏着民谣、流行、摇滚,一时间,自由之声和美食之香在空气中会师。快乐、奔放、无拘无束,夜市成了他们释放青春活力的最佳场地。
闲适惬意,畅爽开怀,遍尝世间美食,纵享激情夜生活。我想,这便是最浓的人间烟火气,是忙碌之余最美好的生活向往,亦是正定小商品夜市爆火最大的流量密码。
二
夜幕降临,卖东北锅包肉的两口子迎来了今天的第一个客人。不多时,摊前便排起了长队。
顾客等待的时间太长、正定味儿的普通话沟通不畅、杂音太多说起话来听不清楚、慌乱中肉块不是夹生就是熟过了头……一时间,种种问题扑面而来,让两口子不知所措,只得咬牙硬撑。
单靠意志支撑是不能长久的,必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收了摊,一边刷锅一边复盘,哪一步改一改可以减少体力消耗,怎么给顾客递盒子更稳当不会掉,怎么说话可以让顾客听得更清楚,怎么做能让顾客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几天内,他们购买了小喇叭,置办了新锅,调节了吧台高度,并重新设计了价目牌,让招牌产品更加醒目。
不断优化购买体验,是他们的关键一招。一方面采用半预制的方式,可以大大缩短出餐时间,还不影响食材的新鲜度。每份小吃从下单到递到游客手中,控制在2分钟以内。另一方面是拿出真诚这个撒手锏。有的顾客因网络延迟严重支付不了,就让他们先吃,有网了再说,忘记交钱也没关系。有的顾客等不及出餐就去别的摊位,那就记住他们,回来了就把小吃准确无误地递过去。口味不满意,只要提出来,一律送上一份新的。
“后来游客满意了,营业额还翻了一番,大家爱上了我们的锅包肉!”老板娘笑着说。
我是在凌晨两点三十二分采访了这对准备收摊的夫妇。他们说,小商品夜市的摊主们大多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梳理信息,提升优化,补足短板。一路走来,他们刻苦修炼内功,终于探索到了让流量在自己的摊前“软着陆”、变人气为实际收益的方法。
摊主们在夜市奋斗着,普通的本地市民们则在更加广阔的战场为夜市的经营贡献力量。
“别认生,来了就是自家人!”“吃好、玩好,别的啥都甭管了!”这些成了正定人的口头禅。其实,正定小商品夜市已经在本地火了很多年,附近的居民晚上到这里逛小摊、吃小吃,早已形成生活方式。随着夜市火出圈,正定人一下子拿出东道主的架势,“紧着游客玩,紧着游客吃,自己少出门,别和他们抢”成了他们的共识。
摊主用心,群众热情,主客双向奔赴,我想,这是正定小商品夜市爆火的另一秘密。
三
如今,每天涌进正定小商品夜市的游客突破两万人次,人山人海已成常态,这对正定的城市管理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想要服务好蜂拥而至的游客,不仅面临着食品安全、价格稳定、品类重复度、如厕便利性等基础问题的考验,还存在移动网络信号是否通畅、停车是否便捷、交通方式是否多样、通勤车辆运营时间是否足够长、应急措施是否充分、垃圾清运是否及时等保障性需求。而这一切,正定县政府以及小商品夜市运营方早作了充分的准备,妥善解决。
作为一个经营了12年的老牌夜市,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的运营方除了做好摊位管理、场地布置外,还对小吃品类进行了多轮严格筛选,将600余摊位按品类均匀配置,避免过多重复业态进入市场,尽可能地满足游客的新鲜感。
正定还主打一个“听劝”。无论是网友的意见,还是游客的心声,只要有助于改善游玩体验,正定都积极采纳,并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实力宠粉。如第一时间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增设基站,调集卫星应急信号车,开放更多的公厕,在节假日对临近小商品夜市的华安西路和成德北街段实施交通管制,开放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院前空地解决停车难题等一系列措施。
同时,在石家庄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会同市轨道办、市公交集团联合发力,在夜间开通市区到正定小商品夜市的公交专线,石家庄地铁全线延长运营时间。
如今,在正定小商品市场可以看到游客们来去自如,逛吃方便,上网发朋友圈几无延迟。网红大咖们直播顺畅,画质清晰。可以听到摊主面前的收款机响声此起彼伏,顾客扫码后到账迅速。摊位间的过道里,安保巡逻队维持秩序,清洁员推走一桶桶餐饮垃圾。交警几乎彻夜在路边值守,引导停车,疏解交通。而夜市闭市后,环卫大队的一辆辆清扫车悉数登场,开始了深度清洁。
人来人往,开市闭市,一切是和谐的,圆满的。正定经住了考验,稳稳地接住了这波“泼天流量”。
正定小商品夜市十足的烟火气里,还有政通人和之朝气,有干群团结一心、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之气、青春之气。我想,这是隐藏在正定小商品夜市爆火现象背后的秘密。
四
如果说正定古城是一道大餐,那么正定小商品夜市称得上一道开胃菜。为了品尝风味小吃背后的“文旅大制作”,我决定在暑期再次来到正定,深入体验这座宝藏似的城。
伴着朝阳,来到荣国府观景,体验红楼文化,看实景演出、书画创作。接着,游千年古刹隆兴寺,感受“东方美神”倒座观音的雅致神韵,赏“龙藏寺碑”隋朝楷书的瑰丽雄奇,观后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赞叹不已的“六大全国之最”。
中午时分,游南关古镇、旺泉古街,品尝“舌尖上的真定府”。八大碗、热切丸子、崩肝、烧麦、扒糕、饸饹、缸炉烧饼……不同于快餐小吃,这些美食须身临古香古色的街道,坐在古树古桥旁细细咀嚼,才能尝到延续其中的老手艺、老味道。
午后,我来到中山路的元曲博物馆,听“一唱三叹”,领略元曲艺术家白朴的魅力。随后,乘坐观光小火车,经过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登上阳和戏楼一览古城盛景。
夜幕降临,走上长乐门,于瓮城至上赏花灯。高处凭栏,看近处亭台楼阁,寺韵塔影;望远方滹沱河大桥,都市新貌。
古香古色,繁花盛开,华灯璀璨,人善食美,鼓声回荡。走完满满的行程,正定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全方位的震撼。这桌“文旅大餐”确实量够大、味够绝、质够高。
在游玩的过程中,同样为正定文旅公共服务的完善而感动。公厕宽敞卫生,室温怡人,还设有热水器、擦鞋机等,堪比家庭卫生间,本地人自豪地称之为“五星级公厕”。全城不仅免费停车,还“削平”了马路牙子方便车辆驶入。景点提供免费的直饮水机,一按便能解渴。甚至,全县机关单位的停车场、厕所、开水间也全部对公众开放。自在正定,果然舒适惬意,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正定的爆火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以游客为中心精心策划,集思广益,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独特的文旅品牌,塑造“古风妆造”“火爆夜游”等网络IP,契合了文旅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旅游产业化,文化品牌化,服务贴心化,体验独特化,我想,这就是正定古城变“流量”为“留量”,保持长久火爆,并将“一火到底”的秘密。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