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2025年(第二十六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重点活动——竹竿舞大赛拉开帷幕。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海南新闻8月24日电(潘越韩) 8月23日晚,海口东坡老码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25年(第二十六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重点活动——竹竿舞大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海南省内16支参赛队伍与云南、贵州、广西3支跨省表演队伍同台献艺,为现场数千名观众呈现一场融合民族风情与现代活力的文化盛宴。
竹竿舞又称“打柴舞”,已有数百年历史,是黎族同胞的一项传统特色庆祝活动,该舞种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大赛的启动,省外表演队伍率先登场,为比赛预热。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艺术团带来的《竹跃狮腾》动感十足,为了契合竹竿舞大赛的主题,表演团特意选择以“竹”为核心元素的创新节目,融合仫佬族竹梆舞和舞狮猫两项特色元素,在节奏、队形变换和舞台呈现上作了精心编排;在贵州台江县苗疆艺术团表演的《反排木鼓舞》中,演员们通过舞姿传递祖先开垦田土、狩猎生活的场景;云南弘雨健身舞文艺队带来《彝族竹竿舞》,表演者身着彝族特色服饰,竹竿敲击声模拟金竹摇曳节奏,他们牵手搭肩,时而转圈,时而跳杆。
比赛环节,海南本土队伍展开激烈角逐。此次大赛首次引入竞技评分体系,要求每支队伍使用10根5米长竹竿,在4至5分钟内完成自选套路,评分涵盖动作难度、文化表现力等维度,并增设“非遗传承分”。
赛场之上,竹竿交错如织,鼓点时急时缓,各个队伍使出浑身解数,传统与创新共舞,跳跃动作除了打柴舞标志性的蹲、跳、闪转技巧,还融入现代舞元素,动感的音乐与竹竿脆响相映成趣。
海南省体育赛事中心主任杨斌表示,竹竿舞大赛显示出海南传统黎苗文化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魅力,同时通过赛事持续推动欢乐节节日热潮,带动体育竞技、观赛旅游、文化交流、全民健身等持续升温。
经过激烈比拼,琼中县文化馆民歌展演团斩获一等奖。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白沙代表队和三亚市代表队获二等奖。昌江黎族自治县歌舞团、屯昌县文化馆志愿者队、五指山一帕比慢雅文艺队和澄迈县澄韵舞蹈队获得三等奖。
本次大赛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体育赛事中心承办。(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