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的38座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韩城和平遥都名列其中。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业,成为两座古城相同的选择。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业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成为了中国古城旅游的标志性景区。韩城古城则在不温不火中缓慢前行。
一个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取决于多重因素。韩城在历史名城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是案例,通过建设新城实现对古城的全面保护,这是韩城在古城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所以从古城保护方面来说,韩城的工作并不比平遥落后,但如果从旅游发展来看,韩城与平遥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前韩城人还用平遥旅游发展来激励自己,但现在来看,如果要实现真正的旅游发展,还得走出自己的路,他山之石,并不一定都能攻玉。
当我以一个普通旅客的身份再次来到平遥后,更加体会到平遥的经验,韩城无法复制。从资源的文化属性上,平遥的晋商文化特色非常鲜明,标志性非常强,再加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加持,这个文化符号对于旅游来说非常重要。而韩城古城虽然和平遥在资源上有非常高的相似性,但是在文化标识方面,则一直没有能够实现突破,韩城古城的文化符号是什么,直到今天还是一个研究课题。以前韩城有人提出,韩城古城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但是只要是历史上的县城,基本都有儒家文化的因素,这是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必然产物,所以标识度非常低。也有人以韩城元代建筑保存较多,提出以元文化为标识,但除了古建筑外,元文化元素很少,所以只是昙花一现。对于一个旅游产品来说,标识性弱就失去了先机。
如果韩城古城旅游不能解决文化标识问题,即提炼不出韩城古城的文化核心竞争力,那么古城旅游就很难达到平遥这样的水平。当然,古城作为一定特殊的文化资源,其变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要走古城旅游这条路,而研究古城资源新的开发途径,对于韩城古城来说,是一种更理想的选择,在新赛道上早起步比在老赛道上弯道超车的难度相对小一点。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就是证明。
平遥古城旅游的过度商业化一直被古城保护专家所批评。确实从古城保护的角度来看,过度商业化会伤害到文化根基,但是正是这种商业化的烟火气息,才吸引到大量普通游客,有许多游客来平遥,并不是只看古城,对于大部分普通游客来说,他们来平遥是体会一种氛围,不会关注古城形制,古建筑的特色,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游客,就是来平遥街道上拍一组晋商少奶奶的美照而已。所以一定程度上,过度商业化正是平遥古城旅游成功的一个因素。商业化和古城保护的矛盾会长期存在,而韩城这种烦恼比平遥要少一些。
民宿是平遥古城原住民新的生活方式。而我也亲身领略了民宿的魅力,当我出发去平遥时,并没有提前预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不太会网络预定,另一方面是我认为住宿不会紧张,但当在路上预定时,才发现客满是常态,还好最后找到一家只有两间房的民宿,只能住一个晚上,房型价格都没有选择,所以住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预定后边的房间,更让人抓狂的是,又见平遥的演出票也预定不上,不得已,只有增加一天行程。
在一间民宿门口,我碰到一个当地的年轻人,开始以为是民宿老板,闲聊后才知他是平遥当地人,但在淅江发展,他告诉我一年只回平遥一次,他并没有开民宿,只是来找朋友。我让他谈谈对平遥发展的印象,他说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发展,以民宿举例,有时松一点,居民可以利用自己的院落建设民宿,好的时候甚至可以建成三层高,这样可以多几间房,多赚点米,但有时候控制的很严格,所以对想要开民宿的居民来说,还真得有点运气。有时好不容易筹到钱了,结果政策又收紧了,所以民宿的数量还是和实际需要有差距。
我借着找房的名义,去参观了几家民宿,建设规模和风格各异,价格差异也不小,我后来住的民宿在网上的评分并不低,4.7分,在平遥民宿中还是比较靠前的,但是他们的工作状态还是让人感动,几乎全天在直播,早上天不亮老板就在院子里开直播,我点进去一看,才两三个人,有人要预定,老板说后天才有房,上班时间会有一个女孩子来直播,她下班后,老板娘又接班直播,虽然房间都住满了,但他们的直播一点也不含糊,到车站接游客,帮游客找车位,同时还出租电动车,这种拚劲真的让人钦佩,果然赚钱是最大的动力。
民宿是一项富民工程,但前提是旅客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赚钱。这一点韩城古城的原住民恐怕会羡慕,人流带动消费流,让电动车,饭店,旅拍等产业链不断延伸。而对平遥来说 ,最大的产业链延伸应该是又见平遥。我计算了一下消费,平遥古城门票为125元,双林寺和镇国寺合计为60元,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参观完平遥收费景点,花费为185元,但又观平遥的演出票价为238元,再加上来回的电动车票各10元,即使在演出时不买小零食和水,你也必须花费258元。
平遥的管理模式是韩城可以借鉴的地方。一张门票管到底,125元可以浏览二十多点景点,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能够参观完一半就是多了的,我因为没买到演出票延长了一天的行程,但还没有参观到十个点,南门城墙,县署、文庙,城隍庙、协同庆,日昇昌,镖局,还有一个没记住名字的博物馆,因为进去只在门口拍了个照,所以网络上对此的批评声不小,但总体来说,价格还算良心,因为你看七八个景点,如果分开买票的话,恐怕只会比125元更高。所以大家一般还是认可,这种模式带动小景区,民营景区发展比较有利,也就是说,从长远发展看,可以吸引游客再次或者更多次浏览,因为你知道,还有许多景点没有看,也许这是一种营销策略。
韩城古城目前仅有韩城市博物馆和状元府两个收费景点,其他景点虽然也不少,如北营庙,九郞庙,闯王行宫等,但由于缺乏统一营销,没有形成活力,所以,创造条件让居民和社会力量能从古城旅游中得到利益,通过统一营销和管理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是一条可行之路。但平遥形成今天的管理模式,也是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和试错,对韩城古城来说,只能是一种参考。
当平遥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成熟模式时,对于韩城古城来说,已经不具备参考价值了,因为你无法将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它已有的文化标识和经营模式,给后来者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不多,即使能追赶上,但可能已到了产业的下降期了。所以韩城古城如何走出和平遥不一样的路,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韩城历史上有相当长的时间属于西安府管辖,所以靠上西安,对韩城古城来说是一条捷径。一是因为交通的发展,韩城到西安的空间距离其实已经不是问题。住在西安东郊的人如果使用公共交通到西郊上班,大约需要一两个小时,但从韩城开车到西安,也就两个小时,所以将韩城古城纳入西安古城,从理论上来说可能性更大了。另一方面,西安是古都和皇城的代表,而韩城是古城和平民生活的代表,资源的互补性非常强,在陕西能够与韩城竞争的县级古城很少,从历史渊源和文化属性上与西安联系非常紧密。以前就有学者提出过这种模式,所谓“帝都长安,民悦韩城”,将韩城挂在西安这艘大船上,靠大船的惯性也能实现韩城古城的快速发展。
当然韩城还可以走另一条路,那就是纯粹的古城保护之路,保存一种原生态的明清古城生态。这取决于韩城经济高速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小,因为从一个长期的发展周期看,旅游业只是经济发展的补充,所以以更高有层次来保护古城,也是一种贡献和成绩。
韩城古城目前的痛苦,还是来源于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