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门不止是张家口的标志,它应该是整个北部地区的标志——虽然大境门这个地理标志在今天已经隐去了它的重要性,但它依然镌刻在我们历史的记忆里。
中国北部边陲长城沿线有五个重要的军事隘口——张家口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古北口、杀虎口、喜峰口、独石口。清代“五口”突破明代重要关隘防御思维,形成“北控草原、南屏京师”的布局。作为“京师锁钥”的张家口兼具官商双轨,连通库伦(今乌兰巴托)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是茶叶贸易中枢。而杀虎口是晋商“走西口”主要通道,促进着蒙汉经济交融。古北口则是康熙北巡热河必经之路……长城五口我已经走过三个——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已经是第二次了。
大境门给我的感觉好像云南的下关,都有一种“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画作美,一南一北,景色与感觉却如此相似,不由让人瞬间便模糊了时空。
凉爽是张家口在这个初秋给我的最美好的赐予,在沧州还是早上一动一身汗的这个早秋,张家口已经凉爽如中秋时节。
最早知道张家口大境门是小时候大人们讲古,太姥爷是做边贸生意的,买卖做的很大,从咱们这里把茶叶丝绸盐等国货运出国境,然后再从外蒙等地运回皮毛等外国商品,好像他们有自己的驼队。在我幼小朦胧的意识里,太姥爷牵着骆驼走出张家口大境门就仿佛变成了一个外国老头儿,戴着皮帽子,高鼻长须,越走越远,直到消失不见。
两次登临大境门,都没有登上相连的长城,也许是各处的长城登多了吧,更多的是因为这几年腿脚不利索,少了一份逞强,多了一份妥协,在这些自己能够掌握分寸的物事上尽量自洽是近几年学会的相与与放下。生活给予我们的教训远比成就多,老百姓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其实是教授我们不光与周遭环境和解,更是跟自己内心的不甘与遗憾和解。就像我们今天走出了关口,我们势必还要回来,回到出发地,回到心心念念的家。
门,既是遮挡,又是开放;口既是通道,又是关隘,是出入来回的通道,也是开关通道的闸门。所以登临大境门宽阔厚重的城墙,我们看到的不止是现在的车水马龙,还能听到早已逝去的商旅队伍里隐隐传来的驼铃声。
正文
大境门
内容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合作伙伴及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邮箱:88@88.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