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一种被戏称为“窝囊旅游”的新型旅行方式悄然兴起——坐电梯爬山、缓降式蹦极、躺平式漂流……与旅游特种兵在泰山挥汗如雨式登顶相反,这些“菜玩族”一边喝着奶茶冰美式,一边扶着自动电梯悠闲“升山”,还要在朋友圈配文:“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当代徐霞客,逍遥且快活!”
“窝囊游”的“窝囊大法”,就是对以往传统旅游项目中“不到长城非好汉”式的体力挑战say no,追求“最小体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适”。还别说,这样的“窝囊”挺受欢迎。不仅是推出“窝囊旅游”体验的景区门票热度显著增长,短视频和朋友圈评论区也成了“夸夸群”“慕慕党”:“这哪儿是窝囊?是智慧!”“用最怂的姿势,享最野的风景!”
“窝囊游”的快乐密码在于,菜得理直气壮,又玩得心安理得——胆小怎么了?那也要尝试尝试,谁心里没有个“诗与远方”?懒怎么了?平时工作累,出来旅个游,就要躺个平!假期就不要累着自己,能躺着就绝不坐着!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旅行就是要取悦自己,不爬山、不赶路、不打卡,以最低体力消耗换取最高情绪价值,开心舒适最重要。
不得不说,“窝囊游”让旅游定律又“翻了新篇”。以前,旅游是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前两年,时间短、景点多、花费少、舟车劳顿的特种兵式旅游风靡。现在,“窝囊怂人”放松式旅游兴起,传统的“马不停蹄”“惊险刺激”让位于“温柔体验”“放松感受”。如果说特种兵式旅游体现了社会生活速度加快,年轻人追求多重任务下的效率提升,想趁年轻来一场极限挑战,那么“窝囊游”就是当代人对“享受生活”的一种新理解,倾向于在更加轻松、柔和的前提下释放情绪。
AI生图
无论是挑战还是享受,都是旅游个性化需求的体现。生活本万象,价值观亦多元,“窝囊游”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它让我们看到,不一定非要挑战自然或证明自我,也可以只是为了愉悦身心,以满满的松弛感去追求自身的舒适感,不为别人的眼光和标准而活。
所以,“怂人”们!就这么在缆车里吃着文创雪糕坐“行”几千米吧,就这样平躺在水深不足一米的溪流里随波逐流吧,就那样匀速下滑摆拍式蹦极吧,承认自己怂,反而更轻松。咱们——菜就菜得坦荡,玩就玩得漂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