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水堡
赣南的群山像位沉默的守护者,把羊角水堡藏在筠门岭镇的褶皱里。
从会昌县城往东南走70公里,水泥路在山间盘旋。
忽然,转个弯,那片青灰色的城垣,就从浓绿中探出头来。
坚固的城门
像从明代的月光里,走出来的老者,带着400多年的风霜,静静望着来人。
明嘉靖年间的砖石该是带着火气的。当年工匠们把一块块青石,垒成816米长的城墙,定是听见了湘江的涛声。
高大的城墙.
这条贡水的支流,绕着城堡转了个弯。三面碧水环拥,让整座城成了只蓄势待发的羊角。
“羊角水堡”的名字,是自然与人力共同刻下的印章!
站在10米高的城墙上,指尖抚过那些被风雨磨圆的垛口。564个瞭望孔里,仿佛还嵌着明代士兵警惕的目光。
瞭望射击孔
他们守的哪里是一座堡,分明是三省通衢的命脉。县志里那句“当三省咽喉之区”,早把这里的分量写进了历史。
砖石会老,故事却长!
沿着被脚步磨得发亮的石阶往下走,青石板缝隙里的草,是从屯兵将士的靴底间长出来的吗?
脚步磨得发亮的石阶
他们当年“亦军亦农”,白日荷锄种稻,夜里执戈巡城,把故乡的姓氏也带了过来。
于是,周氏宗祠的飞檐翘角,接住了闽地的雨。蓝氏宗祠的雕梁画栋,映着粤地的光。
周氏宗祠
16座宗祠像16颗星辰,在堡内的街巷间闪烁。
古老的宗祠
推开周龙一住宅的木门,吱呀声里,似有当年灯下缝补的妇人抬头。墙上,斑驳的年画,还留着孩童指尖的温度。
最动人处是黄昏!夕阳,把金粉撒在鹅卵石铺就的巷道上。每一块石头,都成了会发光的记忆。
城墙上宽阔的通道
城隍庙的铜铃,轻轻摇晃,蓝氏节孝坊的石刻,在余晖里愈发温润。
湘江的水,绕着堡墙流淌。
波光里,晃悠着明代的帆影、清代的炊烟,还有此刻山风拂过树梢的声响。
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不是冰冷的“遗址”。它是由砖石、姓氏、涛声和时光,共同垒成的活态堡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些垛口,依然在瞭望,那些宗祠依然在收留乡愁。那些青石板,依然在记取每一个走过的脚印。
而当地,更有口味正宗的客家美食,热心在等着旅人。
我们循着香气寻去,凉拌香芋丝脆嫩中带着芋香的醇厚。
凉拌香芋丝
蒸肉丸子裹挟着山野的鲜气在舌尖散开。
蒸肉丸子
油炸春卷咬开时,酥响里藏着萝卜丝的清甜,米果则以朴素的软糯熨帖了奔波的肠胃。
油炸春卷
大山深处,羊角水堡就这样站着,把四百年的故事和人间烟火气,一同酿成了一杯待故人品尝的老酒。(图/文:镜中逍遥手机拍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