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融媒】
8月,东小龙山上一片繁忙景象,施工围挡内,机械的轰鸣与夏日的蝉鸣交织,一株株苗木根部裹着湿润的草绳,静待移栽。在四季青镇振兴社区椿楸家园小区西门处,项目公示栏前围拢着几位居民,居民李女士难掩兴奋:“以后既能爬山锻炼,又能带孩子亲近自然,家门口的荒山马上要变成‘宝山’了!”
这座正在蝶变的“宝山”,正是四季青镇近期集中开工的三大生态引擎之一——东小龙山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与其遥相呼应的,是同步推进的田村城市休闲公园与宝山城市休闲公园建设。三园并进,四季青镇正浓墨重彩地铺展“森林环抱、公园相伴”的花园城市新画卷。
依山造势 唤醒沉睡绿“芯”
效果图
占地超6.5万平方米的东小龙山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嵌于城市肌理之中,东邻椿楸嘉园,西接旱河路,北望永定河引水渠。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依山造景、因势设场”。记者行走在初现雏形的工地上,在北京市海淀园林工程设计所设计师宋阳的描述下,山地特色已跃然眼前。“我们开辟山顶观景平台,登临其上,与西小龙山遥遥相望,又能将山下的城市与自然尽收眼底。同时顺应山势起伏,科学布局了多种类型的登山步道与专业山地跑道。”
效果图
由环山跑步道(漫步道)串联起的是两处半场篮球场与集中的儿童活动区,“结合山地地势,利用自然坡度设置儿童滑梯,既能为亲子家庭提供丰富的游乐体验,也能满足运动爱好者的多元需求。”宋阳点出了项目设计的巧思。
生态修复作为该项目的“重头戏”,方案规划更是在“林下”与“坡地”上做足了色彩文章。林地补植大量开花色叶的中下层植物与观赏性地被。阳光充沛的主园路周边,则片植宿根花卉。“坡地纯林+花海”的组合,将随季节更迭变幻。“保留优质大树,在林下坡地种植大量地被花卉,特别是多籽植物,目标是形成壮观的林下花海景观。”宋阳补充道。
民心所盼 荒山华丽转身
改造前东小龙山的景象
居民董女士记忆犹新:
“以前啥设施都没有,
就是个荒山。
上山遛个弯,回来两脚泥。”
居民的呼声也促使项目高效推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自今年6月底围挡封闭,施工与林地公示便清晰告知居民改造提升范围与生态保护措施。“目前,项目内的苗木已全部移植完毕,场地清理过半。”四季青镇林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林刚建介绍了当前的工作重点,除移植树木外,铺装5800平方米彩色透水沥青道路,以及增建供休憩的廊道廊架等工作正陆续展开,整体项目预计年底完工亮相。
“为确保前来游园的居民能顺畅快捷地进入绿地活动,项目在西南侧(对接椿楸嘉园出入口)、西侧(毗邻旱河路)及北侧(连接永引渠及小区北入口)均科学设置了出入口。”宋阳解释布局考量,针对原有水土流失问题,后续开工的挡墙护坡工程也将进一步筑牢安全游玩基础。
双轮驱动 共建花园城市
与东小龙山上的机械轰鸣声同频共振的,是田村城市休闲公园的开工建设。这一东一西两大项目,构成了四季青镇构筑全域公园体系的“双引擎”。林刚建表示:“东小龙山公共空间是‘永定河引水渠绿廊’和旱河路绿道上的关键节点。项目建成将显著提升区域形象,落实北京市‘一道绿隔’规划要求,打通绿道断点,串联生态廊道,完善复合型绿色空间。”
“我们不仅要建公园,更要建‘会呼吸、有温度’的生态空间。”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四季青镇将进一步优化绿地布局,引入丰富植物,升级服务设施,让“多彩繁花”从道路蔓延至社区深处,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触手可及。
当东小龙山的山地步道迎来第一批晨跑者
当田村城市休闲公园的绿荫下
响起孩子的欢笑
四季青镇“花园城市”的愿景
将在这绿网交织的坚实步伐中
一步步照进居民的生活日常
信息来源:北京海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