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张一成
那是2024年11月5日。
在随州参访炎帝故居后我与妻子乘傍晚的列车到达安陆,夜宿市区。
我们有早起的习惯,第二天清晨6点多钟,就到宾馆附近的公交车站等公交车。一会儿,来了12路车。问了司机,是往白兆山方向。司机告诉我们,还有一趟旅游专线可以直接上山。但我们觉得坐在车上更安心,就上了车。
随着车子行进,晨色越来越明亮,道路两旁景物越来越清晰。一路上,时而村舍俨然,时而田畴广袤,时而丘陵起伏,让人心旷神怡,宛如泛舟于流动的山水画中。
到了烟店镇,司机让我们下车,同时很断定地告诉我们,旅游专线车马上就到,让我们等一会,可以乘车到达景区门前。
上山约1500米,我们愿意走一走,顺便参观参观古色古香,颇具烟火味的烟店镇。
走了一半路,旅游专线车果然与我们擦身而过,但我们一路浏览,一路摄影,并不觉得吃力。
不到7点半,到达景区门口。景区大门紧闭,一扇窗户里传出谈话声,却是几位清洁女工。询问后得知,要到8点售票员才会来。就这么没着没落地等半个小时,太冤枉了。于是与她们商议,是否可以让我们先进去参观,出来再补票。大婶们不敢做主,帮助我们电话请示了经理,经理同意了,大婶们又热情地给我们指示了游览的路线。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来到安州(今安陆),与唐高宗朝宰相许圉师孙女许紫烟结婚,在此“酒隐安陆”十年,以白兆山为中心,写下近百篇诗文,使其成为词人墨客心向往之的精神秘境。
沿着大婶们嘱咐的路线,我们步入苍翠巍峨的白兆山。淡淡的晨雾时隐时现,轻抚每一寸山石,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这宁静而深远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幅梦幻般的景致。这氤氲是否也曾拂过李白的衣襟?我们穿过葱郁的林间小道,怀揣对千年诗仙的无尽敬仰,一步步迈向山顶,见证那传说中的诗魂栖息地。
走过诗碑廊,跨过太白殿,越过千年古银杏……峰回路转、山峦叠翠、绿树成荫、岩壑幽深,每迈出一步,都会邂逅意外的惊喜。
山风带着凉意,却也夹杂着历史的沉香,每一口呼吸都似乎在与过往的时光对话。白兆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集大成者,更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圣地。
终于,到达山顶,一座高大的李白塑像傲然屹立,迎接初升的太阳。那是一抹来自远古的诗意与不羁,照耀着李白,也照耀着我们。
下山路上,小卖部的服务员上班了,见到我们,很客气地打招呼,并给我们指了路,可以多看几个景点,免走回头路。
携上一帘秀色,回到景区大门,又遇到那几位大婶,正在一丝不苟地清扫路面。见到我们,热情地问我们玩得满意不满意。我们谢过她们,既感谢她们给我们方便,又感谢她们的辛勤劳动。
大婶们乐呵呵地说,现在游客都很文明,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哈,反倒表扬起我们来了,让我们很是受用。
因为直达白兆山的旅游专线班次少,我们又返回到烟店镇,上了12路车。根据手机地图上的提示,我们应该在文旅局站转车到安陆西站。返程旅途感觉上会近一些,心绪尚在山巅上跳跃,司机便告诉我们到站了,并热情指点我们到路对面等车。
恋恋不舍地告别安陆,告别白兆山。
心如脱兔的李白,会在安陆安居十年,应该有很多因素,妻子贤淑、儿女绕膝、气候宜人、物产丰饶,等等等等,但这里民风淳朴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白兆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文化的传承,是诗意的栖居,更是造物者馈赠给追逐梦想之人的港湾。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树叶,都承载着穿透岁月的故事与记忆。它仁慈地呵护了一位巨匠,也善待每一位普通人。我会把这段游历珍藏在心,那是值得我永远怀念的诗与远方。
2025年4月,《温情白兆山》获第二届“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二等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