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剧《生万物》90% 取景于临沂
带火这座城
剧中临沂烟火气十足
费左氏提的【沂水丰糕】
剧中主食【煎饼】
饭桌上的【炒鸡】引观众垂涎
其中【沂水丰糕】作为
“山东plus版沙琪玛”,承载两百年的历史。
沿“临沂漫游”路线
从沂水丰糕出发打卡临沂特色滋味
再以市区经典美味收尾
每站皆有"美食+美景"
可读懂临沂的烟火与诗意
第一站
沂水县
沂水丰糕
GO
《生万物》同款,山东人的 “plus 版沙琪玛”
《生万物》里费文典最爱的【沂水丰糕】,可不是普通糕点,它是沂水传承两百余年的传统美味,更是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清代的它,以粳糯米、绵白糖、花生油为原料,还要加入槐花蜜、青红丝等辅料,手工制作时要历经浸泡、发酵、晾晒、磨粉、油炸膨化等十道工序,比沙琪玛的工艺更复杂,口感也更有层次——沙琪玛偏绵软,而沂水丰糕则是“甜香酥脆”的代名词,咬下去能听见“咔嚓”的轻响,稻花香混着槐花蜜的清甜,青红丝的点缀又添了几分清爽,完全没有甜腻感。
过去,沂水丰糕是中秋专属的“时令美味”,家家户户会在中秋制作出售,既用于祭祀祈福,也作为走亲访友的伴手礼,寓意 “年年丰收,步步登高”;如今,它早已突破季节限制,成了四季可尝的非遗美食,每一块都藏着沂水人对传统味道的坚守,也难怪能让剧中的费文典心心念念。
地下大峡谷
GO
18℃的地下探险
吃完丰糕,直奔【沂水地下大峡谷】!这处被尘封数百万年的地质奇观,堪称“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似玉柱擎天,有的如莲花绽放,常年18℃的恒温,夏天避暑、冬天暖身,舒适度拉满。
最刺激的当属地下河漂流,坐上皮艇顺流而下,湍急的水流裹挟着光影变幻,尖叫声与笑声在溶洞里回荡,让人沉浸式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二站
沂南县
作为《生万物》的核心拍摄地,沂南县的街巷里藏着剧中最鲜活的烟火气,而当地的【沂蒙七彩煎饼】,更是把沂蒙的风土与红色记忆,卷进了一张薄薄的饼里。
沂蒙七彩煎饼
GO
一饼多色,卷尽沂蒙味
不同于传统单色煎饼,沂南的【沂蒙七彩煎饼】是“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特色美味。它以沂蒙山区的杂粮为基底,在小米、玉米、大豆等基础食材中,分别加入菠菜汁、胡萝卜汁、紫薯泥、南瓜泥、甜菜根汁,揉出五彩面团后,用传统鏊子手工摊制。刚出锅的七彩煎饼,薄如蝉翼却带着韧劲,菠菜的绿、胡萝卜的橙、紫薯的紫层层叠叠,像把沂蒙的田野风光印在了饼上。
吃的时候,可卷的“灵魂馅料”更是讲究:抹上沂蒙黄豆酱,夹上炒鸡蛋、腌香椿、酱肉丁,或是裹上当地的山野蔬菜,一口下去,杂粮的清香混着馅料的咸香,既有食材的本味,又藏着沂蒙人“就地取材、勤俭持家” 的生活智慧。如今,七彩煎饼不仅是游客打卡的网红美食,更成了红嫂精神的“味觉载体”——当年红嫂们就是用类似的杂粮煎饼,为前线战士补充能量,如今这抹色彩,也成了对那段岁月的温柔回望。
红嫂家乡旅游区
GO
沉浸式触摸红色记忆
尝完七彩煎饼后,一定要走进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感受沂南的红色底蕴。景区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这里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核心,也是《沂蒙》《红高粱》《沂蒙六姐妹》等400余部影视剧的取景地,被誉为“山村好莱坞”。
红嫂家乡旅游区
石板铺就的小巷、石墙黛瓦的老屋,还保留着当年的乡村风貌;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里,通过实景农家院、老照片、群雕塑像,生动还原了红嫂们“用乳汁救伤员”“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感人故事。
如今,景区里还能体验“亲手摊煎饼”等互动项目,游客可以跟着当地手艺人学做七彩煎饼,在揉面、摊制的过程中,读懂沂蒙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红色记忆在指尖与舌尖间鲜活起来。
第三站
河东区
河东盖氏驴肉
GO
百年卤味的咸香诱人
离开沂水,来到河东区,必须打卡当地百年老字号——【盖氏驴肉】。作为临沂驴肉的代表,盖氏驴肉选用本地散养的优质驴肉,传承百年卤制工艺:老汤慢炖8小时,加入八角、桂皮、香叶等十余种香料,让驴肉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成品驴肉色泽酱红,切片后纹理清晰,入口软烂不柴,咸香入味,不管是凉拌、红烧,还是夹在烧饼里吃,都能让人回味无穷。如今,盖氏驴肉不仅是河东人的家常美味,更成了游客必带的“临沂伴手礼”。
琅琊古城
GO
穿越千年的琅琊韵味
琅琊古城
饱腹之后,漫步【琅琊古城】,沉浸式感受临沂的历史厚重。古城以“琅琊文化”为核心,复原了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朱红宫墙、飞檐斗拱间,尽显古琅琊的恢弘气势。白天可逛非遗文创街,看手艺人现场制作糖画、剪纸,或是在郯子祠、琅琊阁里聆听历史故事。
傍晚时分,古城灯光渐次亮起,暖黄的灯光映着古建筑,氛围感拉满,偶尔还能邂逅汉服巡游、古风舞蹈等演出,仿佛一秒穿越回千年之前的琅琊古国,体验《国秀·琅琊》六感沉浸,演绎琅琊史诗;《只此琅琊》大气磅礴,带你入梦千年;《水秀》500吨水瀑与漫山铁花惊喜绽放;娃看得目不转睛,文化熏陶悄悄get,惊艳瞬间,全家集体“哇塞”三连拍。
第四站
郯城县
郯城沂河鱼
GO
活水滋养的鲜嫩本味
从河东出发,前往郯城县,这里依沂河而居,【沂河鱼】是刻在郯城人DNA里的河鲜美味。沂河水质清澈,水流充沛,滋养出的鲤鱼、鲫鱼、黑鱼、银鱼等肉质紧实弹嫩,还带着淡淡的清甜。当地最地道的做法是“清炖沂河鱼”:新鲜活鱼处理干净后,用猪油简单煎至金黄,加沂河活水慢炖,只放姜片、葱段提鲜,不添过多调料,最大程度保留鱼肉的本味。出锅时汤色奶白,鱼肉轻轻一抿就脱骨,鲜得让人连喝三碗汤;此外,香炸沂河虾、酱焖沂河鲤也是必点,每一口都是郯城人“靠河吃河”的生活智慧。
郯国古城
GO
触摸古郯的仁孝文脉
郯国古城
品尝完河鲜,走进【郯国古城】,探寻“古郯故国”的历史印记。古城以“仁孝文化”为灵魂,复原了汉唐时期的郯国王宫、朱雀门、御花园等建筑,一砖一瓦都透着厚重的历史感。在这里,既能看“孔子师郯”“鹿乳奉亲”的实景演出,听讲解员讲述郯国典故,感受古郯人的智慧与美德;也能逛民俗小吃街,尝郯城辣炒年糕、郯城煎饼等特色小吃,夜晚的古城灯光秀更是令人惊艳,光影勾勒出古建筑的轮廓,搭配悠扬的古乐,让人在热闹中读懂“郯城故国,礼乐之乡”的独特魅力。
第五站
费县
蒙山全羊汤
GO
山野间的鲜醇滋味
离开郯城,来到地处蒙山南麓的费县,【蒙山全羊汤】是这里不可错过的山野美味。蒙山黑山羊常年在山间散养,以百草为食、山泉为饮,肉质细嫩紧实,还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最经典的吃法是“清炖蒙山黑山羊”:羊肉切块焯水去血沫后,加山泉水和姜片慢炖2小时,出锅前只撒少许盐和葱花,汤色清亮,羊肉不膻不柴,一口下去满是山野的鲜醇;若偏爱重口,红烧羊肉、羊肉汤泡煎饼也值得一试,冬天喝上一碗,暖身又滋补,是费县人待客的“硬菜担当”。
沂蒙山天蒙景区
GO
云端上的沂蒙风光
沂蒙山天蒙景区
吃完美味的羊肉,前往【沂蒙山天蒙景区】,拥抱沂蒙山的壮阔风光。这里是沂蒙山旅游区的核心景区,拥有“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天蒙悬索桥,横跨两座山峰,长度达505.5米,走在桥上,脚下是万丈深渊,身旁是云雾缭绕,每一步都充满刺激与惊喜。
沿着登山步道前行,还能打卡“望海楼”“玉皇宫”等景点,森林覆盖率高达90%,负氧离子含量爆表,是天然的“洗肺圣地”。唱着《沂蒙山小调》游天蒙,跟着悠扬的旋律,更能感受沂蒙人民的热血情怀与山水间的诗意。
第六站
临沂市区
临沂炒鸡
GO
城市名片的热辣鲜香
逛完费县,回到临沂市区,压轴美食必须是【临沂炒鸡 】!作为“中国炒鸡地标美食城市”的招牌,临沂炒鸡选用本地散养的草鸡,肉质紧实有嚼劲。
烹饪时,铁锅中倒油烧热,放入鸡肉块猛火快炒,待鸡肉变色后,加入青椒、姜片、干辣椒、豆瓣酱等调料,继续翻炒至酱汁浓稠,紧紧裹住每一块鸡肉,色泽红亮诱人,鲜辣入味,连骨头缝里都浸着香味。
吃的时候搭配贴在锅边的玉米饼子,饼子吸满汤汁,一口鸡肉一口饼,豪爽又过瘾,这才是临沂人最地道的待客之道。
水韵琅琊
GO
灯火里的千年浪漫
水韵琅琊·夜画琅琊
夜幕降临,乘坐【水韵琅琊·夜画琅琊】游船,为这场旅行画上完美句号。游船从灯火兰山·新琅琊街区出发,沿涑河缓缓前行,沿岸灯光璀璨,行进式游船演艺更是将声光电技术与历史文化融合,游船全程环线约4公里,包含沂态万千、凤鸣沂颂等六大篇章,50分钟的演出让游客在一程一画的光影交错间,体味琅琊之美,体悟沂蒙之魂。
下船后,漫步【灯火兰山·新琅琊】街区,国潮风建筑、特色小吃摊、街头演艺轮番登场,烟火气与文化感并存,让你在夜色中彻底爱上临沂的浪漫与活力。
限定篇·周五到周日
灯火兰山·新琅琊
从沂水丰糕的甜蜜
到临沂炒鸡的热辣
从地下大峡谷的神奇
到《夜画琅琊》的临沂古韵
这条“临沂漫游”路线
联起临沂不同区域的特色美食与核心景区
跟着《生万物》游临沂
不仅能打卡影视同款
更能在舌尖与眼底的双重盛宴中
读懂这座城的烟火气与文化魂
注:部分图、文、字体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