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记者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获悉,自2021年8月14日开馆以来,作为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省地质博物馆累计服务观众突破880万人次,省外观众占比达45.93%。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省地质博物馆深耕“贵州特色”主线,先后策划实施36个贵州自然资源特色专题展览,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累计服务观众突破880万人次,省外观众占比达45.93%。其中,首个化石出境展“古特提斯洋精灵——中国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特展”于今年在澳门科学馆展出,进一步展示贵州特色资源、促进文化传播发展。
四年间,省地质博物馆累计举办公益讲解3400余场,组织科普研学活动540余场,惠及广大青少年群体。依托馆内丰富资源,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开发动物类、天文类、地质类等研学课程。此外,累计组织3000余人次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4万小时。
科普研学活动现场。
省地质博物馆参与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贵州活动周、韩国仁川中韩文化交流周等活动,神秘贵州礼盒入选“2024贵州省外事礼品名单”,“贵地博”文创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同时,省地质博物馆与40余家文化企业联合设计研发27个套系、265款文创产品,初步形成品牌化、市场化运营体系。
积极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推动3D建模、3D打印、元宇宙博物馆、AI数字人、虚拟旅游、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持续打造线上VR展览14个。目前,已开发“地质档案信息公开查询服务平台”等8套管理系统和平台。
此外,省地质博物馆还通过党建引领、数据支撑特色服务、跨界融合等举措,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与产品供给。该博物馆将继续锚定“贵州特色、国内一流、国际视野”发展目标,全力推进首个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打造新时代贵州自然资源特色的“资源展示平台、科研科普基地、文化交流窗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林元
编辑 王剑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