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丛丛
从“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研学游到博物馆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今年暑期以来,山东多地迎来研学旅游热。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研学机构等做深做实产品内容,推出多样化供给,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也催生了“学游并重”“以学定游”等文旅市场新趋势。
8月18日,山东省“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潍坊站暨“行知潍坊”中华文化研学城市行活动走进青州博物馆。在讲解员带领下,30多名“国学小名士”近距离观赏龙兴寺佛教造像,探寻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体验拓印、描红等传统技艺。
为让更多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打造了青博研学体验中心,开发趣味研学课堂。其中,“一举夺魁——我在明朝考状元”体验项目,依托馆藏文物“赵秉忠状元卷”,复刻明代学子“进京赶考”之旅,以数字科技、情境互动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探索热情。
今年暑期,山东博物馆同样热度不减。该馆依托公共空间、特色展陈设计研学课程,推出“礼出东方”博物馆主题研学、“筑梦山河”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等多项活动内容。“暑期以来,山东博物馆日均接待量大幅增长,近40天接纳游客66.67万人次。”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介绍,该馆近期还上新了“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沉浸式海洋主题展”等数字化展陈,为青少年研学提供了更多选项。
除强化主题特色、创新知识表达外,一些研学产品以更合理的价格、更多元的场景受到市场青睐。
今年开行的“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串起山东11市200多家景区,为研学旅游提供了优质载体。近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了首个长线研学活动,来自济南、泰安两地的39人研学团从济南站出发,开启3日威海海洋探秘之旅。路上,孩子们在列车上品齐鲁美食、体验非遗技艺;下车后,“打卡”威海海洋科技馆、参与皮划艇竞赛等,在行走中感受海洋魅力和文化温度。“我们结合列车作为‘移动文化展厅’的优势和运行中‘夕发朝至’的特点,对接目的地海洋研学资源,策划了此次活动。接下来,公司还将开发周末研学游、研学专列等中短线产品。”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流动的敦煌·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是山东美术馆推出的一个收费展项。依托该展陈中的复刻壁画等文化资源,相关研学机构招募半日、一日研学团,首批吸引众多孩子参加,以较高性价比赢得了好评。
家住济南市槐荫区的李洁有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市场上研学产品很多,孩子们也多次参加此类活动,作为家长,我们更加关注活动中有没有专业指导,孩子能否在行走中真正汲取养分。”她说。
今年研学旅游市场中,导师团队优秀、课程内容特色鲜明的高品质产品彰显出强大的竞争力。暑期以来,山东新东方文旅推出的“大国栋梁”研学六日营多次开营,孩子们在研学导师带领下走进刘公岛、东方航天港等地,开启“主题深度游”。据介绍,山东新东方文旅依托行业资源优势,打造“景区IP+课程研发”模式,注重把课堂知识迁移到文旅场景中,构建了区别于传统导游的个性化服务。近两年来,其开发的研学课程累计服务青少年2万多名。
近几年,山东还通过开展全省研学旅游创新设计大赛、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力培育研学导师等方式,充分保证研学旅游的专业性供给和高水平服务。与此同时,日益丰富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也成为引客入鲁、激活消费的重要抓手。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是近期热播剧《生万物》《我们的河山》的取景地。该景区还原剧目拍摄场景,打造“跟着影视去研学”项目,此外,还开展了红嫂故事情景小院演出等红色研学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悟沂蒙精神。
“今年暑期,近4万人次来景区研学,其中,300人以上的研学团队有近30个,客群来自上海、江苏、河北等地,‘二日游’游客占研学总人数的三成。”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刘东介绍,相比以往,该景区研学旅游呈现出大团为主、省外客源更多、游客逗留时间拉长等新特点,这也带动了景区商户及周边餐饮、住宿等关联业态的消费增长。
山东美术馆数字化展陈场景受到亲子研学群体青睐 刘欣曈 摄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迎来“研学热” 郑树平 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