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是“山海之约 同心同行”2025甬峻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的第四天。两地青少年携手走进中国港口博物馆和宁波海洋研究院,共同探寻千年港口的发展历史,感受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科技创新的非凡魅力。
千年港口的
时空回响

上午,大巴车载着这群充满期待的孩子们来到了中国港口博物馆。刚走下车,天峻的萨仁达赉立刻就被港口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给深深吸引了:博物馆建筑外观融合了海洋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主体建筑由两座螺旋体造型的建筑构成,“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建筑啊!”
进入博物馆后,大家在专业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踏入“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展厅。一进入展厅,大家仿佛穿越到唐宋的宁波港:复原的商船模型上,丝绸、瓷器堆得满满当当,船员蜡像正低头核对货单,墙上的古地图标注着商船远航的航线。从汉代港口雏形的形成,到明清时期港口的繁华与变迁,每件展品都在告诉大家,港口从来不是孤立的码头,而是文明交流的纽带、贸易往来的桥梁。“课本里的‘海丝贸易’,原来藏着这么多生动细节!”天峻的央金美朵同学一边认真参观一边不停记录。
在“古代港口卡牌乱阵”互动环节,同学们需要将写有关键词的卡片贴在对应古代港口的展板上,接着在 “文物展柜”用泡泡纸、超轻黏土等材料制作这些港口的代表文物模型。“海洋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它们就是守护我们的文明根脉。”宁波学生周宸宇感慨道。
深蓝秘境的
科学诗篇

下午,研学队伍来到了宁波海洋研究院。这里不仅有超一流的科创体验,还能领略海洋精灵的奇妙物语。
“海星大联萌”互动课程环节中,研究院的老师捧起一只海星:“别看它们动作慢,每只管足可都有独立的神经系统哦。”天峻的鲍俊杰小心翼翼地将海星放在掌心,感受管足吸盘的微妙触感,“像被很多小嘴巴亲吻!”投喂环节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呼,当海星将胃部翻出体外包裹食物时,宁波学生王姝惠立即拍下视频:“这是我见过最神奇的消化方式!”
制作海洋生态瓶——“蟹逅”时,同学们分分钟瞬间化身“蟹类行为学家”。他们通过观察螃蟹用螯足抓取食物、防御敌害、搬运物品,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生存策略。
课程结束后,每位孩子不仅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学习使用了盐度计配制人工海水,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将珊瑚骨、海沙、海树、海藻、青鳉鱼、寄居蟹等进行有机组合,制作独一无二的海洋生态瓶带回家。宁波学生曾艺宸表示:“我会每天为它写成长日记,和天峻的朋友一起分享养螃蟹的快乐!”
“上天入海VR”体验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山东舰航母模型前,同学们“驾驶”舰载机,从甲板腾空而起,俯瞰壮观的航母编队。宁波的胡晔激动地喊道:“我看到了祖国的万里海疆,我想成为一名飞行员保卫它!”而在蛟龙号深潜器模型边,VR技术带大家潜入马里亚纳海沟,探寻热液喷口的“黑烟囱”奇观。天峻学生吉文庆才让不禁感叹:“深海比青藏高原更神秘,科学家们都是新时代的探险者。”
夕阳西下,孩子们仍意犹未尽,此次参观中国港口博物馆之行,不仅孩子们看到了中国港口千百年来的发展变迁,感受到了先辈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更让他们领略到了现代科技为港口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热爱海洋、关注港口发展的种子。
话题互动
众所周知,陆地最高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86米,那么海洋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有多深呢?
请在评论区留言作出回答,我们将在所有留言中选取N位优质互动读者,送上“山海之约 同心同行”主题团扇一把。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