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8月17日,《探宝说创团》全国线下招募联动江苏省23家博物馆,通过12场线下推广活动,将馆藏文物带入大众视野。线下推广期间,#探宝说创团#与#寻找文物代言人#双话题在全网热度持续攀升,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1887.6万,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032.7万。活动通过ai荔枝客户端、江苏卫视视频号、探宝说创团微博及哔哩哔哩官方账号同步直播,全网累计观看总数突破1350万,累计直播观看总人数超553万,多次登顶微博直播热度榜TOP1,呈现出文博知识轻量化、年轻化传播的新格局。
23家博物馆馆携手发“声”
让大众成为文物“出圈”参与者
《探宝说创团》12场线下推广活动,总共吸引66位博物馆专家、讲解员及志愿者参与,26组创演团队轮番登场,通过讲解、互动和演绎多维呈现文物故事,辅以23个特色社教互动环节,让观众在非遗体验和互动打卡区近距离感受文物魅力。
全民共创“上大分”
多元创意释放文物年轻化潜力
海选征集阶段,《探宝说创团》引入了UGC(用户生成内容)与PGC(专业生成内容)结合的模式,实现全民共创,让文物“活”出了年轻化的声音。各平台征集上千条文物创演视频,内容涵盖文物讲解、手绘、rap(说唱)、cosplay(角色扮演)、相声快板、乐器演奏及甜品复刻等多种形式,量多质优,创意满分。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荔枝好友”与节目嘉宾加入征集行列。嘉宾刘端端、喻言、吉娜助力,主持人王珏、王晓亚、张纯烨等轮番邀请公众参与,号召年轻群体在短视频平台上用创意重新讲述历史。
通过轻量化互动,不仅让公众在娱乐中获取文物知识,也让文物故事在社交网络中持续发酵,形成年轻群体关注与讨论的新机制。
多维传播齐发力
创意矩阵提升内容传播价值
在传播支撑上,《探宝说创团》同时推出了系统化创意物料矩阵。结合博物团特色藏品,12场直播活动连续推出50余条特色视频、23张直播主题海报以及打卡手牌和现场体验装置,让线上线下的用户和观众都能感受到系列活动的良好氛围。
同时,发布主题文物小知识推文及创意配图,包括古代餐桌“显眼包”、古代打工人图鉴、高颜值文物集锦、千年前“苏超足球队”等内容,让文物知识既生动又易传播。结合“寻找文物代言人”“苏超”“消气操”等AI视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探宝文博审美。
通过内容—物料—传播的整合形成闭环,让文物传播不再单向输出,而是实现观众参与、体验和分享的立体化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综观整个海选阶段,《探宝说创团》通过跨馆联动、沉浸式体验、全民创作和跨平台传播,不仅探索出文博节目从“展示”到“参与”的创新路径。本次海选活动不仅让文物获得更广泛关注,也激发了公众的主动参与热情,实现了文博传播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创”的升级。随着海选圆满收官,江苏卫视《探宝说创团》节目即将进入紧锣密鼓的录制阶段,更多江苏省内博物馆故事、国潮演绎及公众创意作品将陆续呈现,为文物与年轻观众之间建立起可持续互动化传播机制,同时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与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