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韶关市坐落在广东省北部,像一颗镶嵌在粤北大地的明珠,不仅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厚度与绵长的人文根系。这里的山水间藏着太多故事——从远古的马坝人遗址到近代的红色印记,从丹霞山的奇绝地貌到古驿道的沧桑痕迹,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同散落的瑰宝,每年都吸引着如潮水般的游客前来探访。

若你曾经来过广东韶关,市中心那座造型奇特、格外醒目的“风采楼”,肯定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作为韶关的重要地标,“风采楼”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意义,成为游客们到访时必赴的“打卡清单”之一,甚至经常在网上被频繁刷屏,使得“风采楼”成为了广东韶关的一处“网红打卡点”。

前阵子,我就怀着对粤北风光的向往来到韶关,当“风采楼”猝不及防地闯入视线时,着实让我眼前一亮,甚至有些小小的“颠覆认知”,它和我脑海中那些或深藏古巷、或依傍园林的传统古楼截然不同,自带着一种独树一帜的“个性”,让人过目难忘。

最让人称奇的,是它那四条修长挺拔的“腿”——其实是四根粗壮的红砂岩石柱,稳稳地支撑着上方的楼阁,让整座建筑如同一位身着华服的巨人,踩着长腿傲然耸立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中央。远远望去,既像一座被抬高的精巧亭子,又似一座悬浮于半空的楼阁,这般“长腿古楼”的模样,在全国的古建筑里都算得上是相当罕见的存在,也就难怪会成为“网红打卡点”了。

“风采楼”作为韶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由当时的韶州知府钱镛主持修建,最初的用意,是为了纪念北宋时期那位以刚正不阿、政绩卓著闻名的名臣余靖。算下来,这座“长腿古楼”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五百多个春秋,见证了韶关从韶州到现代都市的变迁。

“风采楼”之名,也正源于余靖,这位北宋名臣曾以直言敢谏、出使契丹不辱使命而闻名朝野,连宋仁宗都曾盛赞他“更加风采动朝端”,意思是他的风度与才德在朝堂之上都熠熠生辉。后人为了彰显这份赞誉,便将这座纪念他的楼阁命名为“风采楼”,而它也如余靖的声名一般,穿越数百年时光,成为韶关最鲜明的城市符号之一。

走近细看,“风采楼”的建筑美学更是耐人品味,它高约22米,不算巍峨却自有气势:楼体覆盖着层层叠叠的碧瓦,屋顶是三重飞檐翘角,最妙的是正中央那座华饰小圆顶,带着几分灵动的点缀,让整体的古朴中又透出一丝精巧,这种融合了传统与巧思的风格,难怪会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成为“网红打卡点”。

更难得的是“风采楼”优越的地理位置,它西临滚滚武水,东望悠悠浈江,两江在此交汇,自古便是水陆交通的要冲。或许正因如此,这里从过去到现在都是韶关的商贸核心区——周边商铺林立,老字号与新潮店交相辉映,白天人声鼎沸,夜晚灯火璀璨,热闹的气息与古楼的沉静形成奇妙的呼应,让这片市中心的地带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人气。

像广东韶关“风采楼”这样一座集历史、故事、颜值与烟火气于一身的“长腿古楼”,造型独特,引人注目,是否也已经让你心生向往?如果以后再有机会来到广东韶关,你还想不想来到“风采楼”打打卡,感受它独有的魅力呢?欢迎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