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4日晚,长春新民大街再一次被灯光与笑语点亮。连续三个周末,这条历史长街用“人守礼、街洁净”的熨帖模样,把文明写进往来步履,把烟火蒸腾成幸福味道。记者跟随人流穿行其间,记录下一帧帧动人瞬间,也记录下城市最柔软的注脚。
文明,在一问一答里
“警官,去228路公交车怎么走?”“往前走,广场右转就是站牌,过马路注意安全!”夜色中,交巡警的哨音与指路声此起彼伏。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同样忙碌:帮老两口查地图、替外地游客按快门、用“网格式”排查帮武汉游客马女士找回走散的丈夫……一句句耐心答复、一次次举手之劳,让“有困难找警察、找志愿者”成为最安心的默契。
文明,在一举一动间
老爷车展区,护栏外自觉排起“S”形长队;十字路口,行人静等绿灯,车辆提前减速;长影海报墙前,游客依次拍照,不争不抢;垃圾箱旁,市民俯身将垃圾投入;文艺演出现场,半圆形的观众自觉给表演者留足空间,还有小朋友提醒妈妈:“别挡后面的阿姨”。文明不是口号,而是举手投足的习惯。
烟火,在一买一卖里
与文明交相辉映的,是升腾的烟火气。从中泰海洋世界到德苑公园,500余个摊位依次排开,鼎丰真、东发合等老字号飘出茶香与糕点甜香;长影文创、这有山IP冰箱贴让“长春记忆”可带走;大学生主理人手冲咖啡、非遗糖画、现烤锅盔……吆喝声、询价声、烹炒声交织成最动听的市井交响。
消费券让“小优惠”撬动“大消费”。10元、20元面额的消费券贴合小额购物需求,在市集现场下单还能邮寄到家。东发合总经理李铁顺笑得合不拢嘴:“销量翻倍!老字号借市集重回年轻人购物车。”市商务局局长王欣耕介绍,作为全市118个便民消费场景之一,“新民市集”让百年老街在烟火气里鲜活呈现历史底蕴,更辐射带动桂林路、红旗街两翼商圈客流同步增长。
收尾,在一扫一清中
22时30分,人群渐散。清扫车缓缓驶过,环卫工人弯腰拾起最后一片落叶,木栈道台阶被擦得发亮。不到半小时,整条街恢复清爽,像从未喧嚣过,又像随时准备拥抱下一批来客。
记者手记
一条街的文明能有多动人?当善意与秩序成为所有人的默认选项,当烟火与诗意在同一时空握手,答案便写在新民大街的夏夜里:文明如你,也是风景;烟火如我,更是生活。长春,正用这样一条条有温度的街巷,把幸福吉林的宏大叙事,翻译成市民游客可触可感的日常小确幸。
作者:徐雁秋 张和力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