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有艺市”里文创商品琳琅满目,河坊街上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绝活,西湖边国风音乐声声入耳……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随处可见。作为“文化经济”发展的先行地,杭州正以独特的文化底蕴为外摆经济注入新活力。
文化赋能,传统底蕴焕发新活力
在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的滋养下,杭州形成了独特的“诗画江南”文化品牌。
“湖畔有艺市”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文旅市集,全长1公里,汇聚120家商户、80余种品类,创新打造“一伞一品”模式。成果显著:日均接待近10万人次;优质商户旺季日均营业额超5000元;今年上半年社零总额突破150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市集还新增全国首创的“政务夜市”—“夜游西湖・政好有你”,前移社保医保、商事登记等服务窗口,推出支付宝“碰一下”极速办、“政策计算器”,7场活动服务超9500人次。大兜路历史街区深挖香积寺文化底蕴,以“食素食、品茗香、听梵音、赏非遗”为特色,运营“兜妙街”外摆市集,举办主题文化活动20余场,累计吸引客流超200万人次。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以艺术化店招重现南宋风雅,120个市集摊位与15处非遗展示区联动举办40余场文化演出。
杭州的外摆不是简单摆摊设点,而是让每一个点位都成为文化展示窗口,让杭州城市文化在烟火气中传承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数字赋能,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翅膀
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全国首创的“城市烟火地图”整合331个精品外摆点位,累计服务5.6万人次;全国首创的“菜单式店招备案系统”内置418套标准化模板,支持商户手机端一键生成实景效果图,并自主备案。该系统自2月18日在“浙里办”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完成备案4303件,服务连锁品牌企业244家,品牌落地速度提升3倍。
科技赋能文化体验的形式多样:漫步西湖边,游客通过“浙里办”APP扫码进入城市烟火地图,便能一键开启围绕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杭州西湖的沉浸式“吃逛购游”之旅;在湖滨步行街,AI、AR技术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导览;在武林商圈,大数据分析为商家提供精准的文化消费需求预测。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便民的方式走进市民生活。
精细治理,城管部门当好“服务员”
杭州城管部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出台“十允许、三服务”支持措施,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柔性执法,建立“一点一档”精细化管理机制,为文化外摆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商业外摆2098家、特色夜消费场景70处,审批户外文化商业活动5292场次。
杭州外摆经济形成了“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强市”的良好局面。今年1月-7月,湖滨步行街累计接待游客1778.93万人次;民心路高端外摆街区引入7家全国/浙江首店,截至目前带动客流增长60%、销售额提升32%。杭州以文化经济点亮外摆经济的创新实践,已吸引全国30余个城市前来学习借鉴,为全国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样本,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