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种方式的传播和展示
——访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
“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种方式的传播和展示。大部分观众不可能都亲临现场体验,通过展览这样的方式,能让普通观众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石窟艺术所蕴含的魅力和价值。”在“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展厅,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如是说。
巩县石窟作为北魏皇室紧邻黄河开凿的一座石窟,也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的又一石窟。当前,石窟寺是文物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余杰认为,洛阳和巩义一衣带水,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都联系紧密,特别是石窟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北魏南迁到洛阳后,石窟文化从大同转移到洛阳、巩义,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无论是历史渊源、艺术风格还是艺术价值,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余杰表示,参观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令他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巩县石窟这几年在石刻艺术的保护、传承,特别是传播上做了很多工作。“摄影艺术展这种方式,是对石窟文化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加强传播的很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余杰说,石窟内部空间狭窄,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受到不少局限,通过摄影这种方式,将石刻艺术的精髓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传播给大众,无论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还是传播上,都是很好的路径,“和让我们在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的同时,做好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让更多人通过石窟艺术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明。”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新华 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