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市口岸办联合市委统战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港澳办和武警广东总队深圳第二支队在罗湖口岸共同举办了“忆特区峥嵘岁月,守口岸初心使命”主题的深圳口岸文化嘉年华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实地历史感悟,深刻回顾深圳口岸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现口岸承载的时代使命与红色基因,为深圳口岸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注入强劲动力。
AI穿越百年口岸风云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深圳口岸见证了特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本次活动立足百年罗湖桥这一深港纽带,通过“沉浸式科技+实地感悟”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口岸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时代使命。
当天9时30分,活动在《春天的故事》特区经典旋律中于罗湖口岸入境大厅拉开序幕。启动仪式现场,市口岸办秘书处副处长陈雪莲告诉记者:“本次活动是学习贯彻新时代新征程要求的具体行动。罗湖口岸是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地标”,见证了特区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都市的蝶变历程。其精神内核——赤子报国、心系桑梓,激励一代代口岸人勇担使命、服务大局。正式启用的深圳口岸智慧党建展区是通过科技手段活化‘国门初心’红色基因,也为全国口岸系统党建创新提供了‘深圳方案’。”
活动现场,参与者走进以百年罗湖桥为灵感打造的绿皮火车场景,通过AI导览交互,沉浸式体验深圳16个一类口岸的发展变迁。从“九龙关起义”到“97香港回归”通关的历史瞬间,从早期边检肉眼人证对照到新时代智慧口岸建设,一段段数字化“通关记忆”让百年口岸史跃然眼前。再到“时光隧道”生成专属历史合影,参与者化身不同年代的通关者,在趣味互动中深刻感悟“开放不止步、改革不停顿”的特区担当。
深港纽带传递历史温度
在武警官兵的引导下,全体人员踏上百年罗湖铁路桥,实地触摸这座深港纽带的钢铁肌理,现场回顾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志士经此桥归国的历史事件,并聚焦桥梁建筑特色、深港直通车开通等重大节点。斑驳的铆钉与延伸至香港方向的铁轨,成为深港血脉相连的实体见证。参与者静默瞻仰钢轨、远眺深港两岸,在跨越时空的“赤子报国心系桑梓”精神感召中,重温口岸初心。
从1911年的孤桥,到如今星罗棋布的16个一类口岸;从钱学森怀揣的火箭公式,到河套地区的深港实验室——这座跨越世纪的钢铁动脉,仍在续写属于新时代的方程式。
多方联动凝聚口岸发展共同体
活动汇聚了统战宣传、中央驻深查验单位、口岸辖区街道及口岸现场服务企业等部门单位,旨在通过联合共建,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为构建“安全、高效、人文”口岸注入新动能。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强调,活动将科技与人文交融,不仅强化了口岸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更为提升通关效能、深化深港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活动参与者既是在回望历史,更是在响应新征程的号召,传承红色基因,勇当改革开放尖兵。
据了解,深圳口岸嘉年华活动后续还将举办“国门记忆·鹏城变迁”深圳口岸主题拼图活动、设置“晨光伴学”跨境学童关怀驿站等。深圳口岸将坚持“口岸兴,城市兴”理念,以罗湖桥红色基因为原点,以“硬联通”的效率革命与“心联结”的情感共鸣,持续推动通关服务智能化、高效化。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