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博物馆并非只是精美文物的“殿堂”,它也常常是历史的“陈述”。
那些精美与残忍、荣耀与创伤、被歌颂与被抹杀,或许就被放置于同一个展柜——光影交错中,向我们迎面撞来,不容回避。
在西安,刚刚看完周秦汉唐的金光璀璨;但或许再走几步,你就能撞见“不那么盛大”的另一面。今天,我想为大家讲述一件博物馆里的特殊“展品”。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我非常推荐的一座博物馆。
作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通史叙事,这座博物馆不仅让你“看文物”,更能让你“看见文物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活下来的”。博物馆内设置了很多趣味性的考古互动游戏,比如各种文物修复、认识考古工具等等,很适合带孩子来参观。
除此之外,考博的“家底”也是非常厚的,精品文物很多。目前馆藏文物大约有5000多件,其中90%以上的文物都是之前没有公开展出的,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上官婉儿墓志铭、颜真卿书丹墓志铭、镂空人面覆盆形器等等。
镂空人面覆盆形器
我曾经为大家介绍过很多次考博以及来考博不能错过的“镇馆之宝”。但其实,考博还有一件特殊的 “展品”,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她就是——“零口少女”。
第一次在考博看到“零口少女”的时候,有点震惊、也有点害怕。
这是一位年龄在15~17岁的女性,她的身上有30多处不同锐器从不同角度造成的创伤。头部刺入骨锥、乱箭穿心、盆骨刺入的各种骨器、左手被齐腕割下、左腿胫骨断裂外旋……而使她送命的凶器,有18件还残留在骨骸内,有些甚至仍插在骨骼中无法拔出。
有考古专家表示:“零口少女”如此惨烈的死状,在国内外的考古史中都十分罕见。
而最诡异的是,零口少女并未被弃之荒野,而是被正式埋葬,墓坑虽然简朴,却有 40 多件精美骨器、石饰随葬——“极刑+厚葬”的诡异组合,使“零口少女”成为了未解之谜。
零口村,原本是西安市临潼区东部的一个普通村子,距离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14公里。
20世纪90年代,为了修建西安临潼到渭南的高速公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零口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考古,没想到,还真就发掘出来一座七千年前的墓穴,被编号为M21。
M21内一具罕见的史前人骨震惊了考古界,根据遗址发现地,被命名为“零口少女”。
在一段时间内,“零口少女”的惨死一直是未解之谜,拥有众多解读。
考古专家表示,遗骨上有如此多的伤痕,并且是从不同的方向刺入,种种迹象表明,这名少女“是被多人,可能有近百人,围攻暴力致死的”。
7000多年前的中国,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为什么要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处死一名女性呢?
最新的DNA研究指向了一个结论:“零口少女”不仅是一名15~17岁的少女,也是一位罕见的双性人——她的外表呈典型女性特征,但耻骨、盆骨却明显带男性形态,染色体检测也显示为XY(或XX/XY嵌合)。
这或许是最接近“零口少女”的死亡原因了——7000多年前,“既像女又像男”的身体被视为不祥之兆,族群的恐慌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集体暴力……
最近在读勒庞的《乌合之众》,突然想到:零口少女的遭遇,不就是一场史前版本的“乌合之众”的狂欢吗?7000多 年之后,群体的逻辑似乎并没有进化多少。
站在博物馆的零口少女的展台前,仿佛在凝视一面跨越千年的镜子,我也生出了一些感悟,借此和大家聊聊。
我想,我们应该学着“远离人群”,这里并不是让大家“拒绝世界”,而是学习独立思考,保持清醒。
比如在直播间的狂热里,多想想自己是不是需要;比如在火热的群聊里,记得把“转发”换成“查证”;比如不要“大家都这么说”,而应该“谁在这么说、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是否正确”……
博物馆是逛不腻的,有机会下次咱们接着聊~
最后说一些旅游实用信息,想来的朋友可以参考:
坐标与交通:考博位于长安区文苑南路与中南大道交汇,自驾游直接导航“陕西考古博物馆”,博物馆旁的停车场地蛮大的,没有停车费。自由行在地铁2号线韦曲南站D口,乘坐738路公交车到“文苑路南口”站下车即到。
门票及预约:免费开放,需要提前“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刷身份证入馆。注意,每天早上8点放票,建议卡点预约。
周边及其他:考博周边有一座千年古寺香积寺,可以串联起来游览。这里距离市区有一定距离,如果来游玩可以带点吃的。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