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猫,今天也一起看世界。
如果你受够了人挤人的地铁,
和凌晨两点还在卖艺的卷王。
那你一定要来这座城市走走,
这里中午12点起床都算早起,
加班和内卷?不存在的!

这里的节奏慢到你怀疑人生,当然,
风景也一样。

这并不是哪个世外桃源,而是新疆喀什。
一个你以为遥不可及,
却是最适合你逃离生活剧本的地方。
01_这里的早上,从下午开始
喀什不是躺平,而是天生就慢。
它的日照时间非常长,夏天要到晚上10点才会天黑,
作息,自然就延后了。

很多本地企业都是下午1点上班,早上10点出门晃悠,街头基本没人,仿佛全城都在睡懒觉。
古城漫步,你不需要被闹钟吵醒,
也不会被各种会议deadline追堵,
只有远处清真寺钟声,和炉子上的阵阵馕香。

这座城市,自带慢下来的滤镜。
02_古城漫步,像在一部电影里生活
喀什古城,是这座城的灵魂。
它并非拙劣的仿古建筑,
而确实是有人居住、有烟火气的古街。

戴着巴扎买的饰品,喝着黑枸杞咖啡,
这是内陆所感知不到的悠闲。
整座古城被一条主路一分为二,东区西区,各有特色。
如果你喜欢热闹,可以从东门进,
一路逛到汗巴扎美食街,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如果你偏爱文艺,不妨从西门进,
从艾提乃尔清真寺走起,沿着油画街,
一路探访老茶馆、馕铺、传统手艺铺。
虽然网上已经有许多推荐路线,
但我还是不建议你走马观花打卡,
这里的每一面墙,每一扇窗,都值得你驻足细品。
03_高台民居,是活着的非遗博物馆
如果你想看见这座城市最喀什的一面,
高台民居自然是最佳选择。

在这片紧挨古城的小山坡上,上百栋老房子密密麻麻地挤着。
它们大多是土生夯筑结构,却在阳光下呈现出温柔的土黄色。
更难得的是,这里居住着许多手艺人。
做土陶的老人,一锤一锤敲出古朴纹路。
熬药茶的大爷,一把铜勺舀起祖传好茶。

当地人的自家小院里,藏着各种打皮鞋、修帽子、缝羊皮袄的工坊。
这些技能大部分被认定为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的非遗,
却没有被圈起来卖票,而是以最真实的样子存活着。
04_一座博物馆,撑起千年厚重
想读懂喀什的文化,一定要去一趟喀什博物馆。
它没有花哨的网红设计,但胜在藏品厚重,文化多彩。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连通东西的重镇,这里展出着来自中亚、波斯,甚至更远地区的文物。

整个博物馆超5000件文物,一级文物就有16件。


你可以穿着拖鞋慢慢看,也可以坐在展厅长椅发呆。
这里没有催促,只有时间的回声。
05_美食太野,吃完想原地定居
来到喀什,一定要放开来吃。
炭火烤羊羔外焦里嫩,搭配本地馕,一绝!

烤包子两块钱1个,咬开是喷香的羊肉汁,
这是我在新疆吃到最惊喜的一口。


抓饭用大铁锅炒制,胡萝卜和洋葱打底儿,香气扑鼻。
架子肉挂在炉火边,一刀下去骨肉分离,
大口吃肉,是对美食最原始的尊重。
别忘了鸽子汤,民宿的老大爷说,那是最滋补的一碗。
06_Tips
住宿:
建议古城西区,或高台民居附近,相对清静,清晨还能听到晨祷。
交通:
古城内不能打车,只能步行,1双能愉快citywalk的软底鞋,必不可少!
穿戴:
喀什温差大,白天热,晚上冷,一定要带外套。
紫外线强,防晒霜、墨镜、面罩也要备着。
除了这些,
更更更重要的是,你还需要带上“慢下来”的心情。

如果你也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儿,
不妨也来喀什,待上个几天,
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
以上,感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