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影视取景地打卡”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国产动画片 《浪浪山小妖怪》的热播,直接带火了山西永安寺、佛光寺、晋祠水镜台等影片中出现的一众古建景点。8月26日,携程旅行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山西凭借“影视+文旅”的爆发式效应与优质的清凉避暑资源,成为全国暑期旅游市场的“黑马”区域。其中,大同以超40%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速跃居“暑期增速TOP3城市”,太原则以稳健增长撑起山西文旅“基本盘”,全省文旅消费活力全面释放。
大同 凭“浪浪山”跻身全国前三
“为一部动画赴一座城,为一处古建恋一座城”,成为今年暑期大同旅游的真实写照。《报告》显示,《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的大同永安寺、忻州佛光寺、太原晋祠水镜台、吕梁碛口古镇等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这一热度集中传导至大同旅游市场,推动当地文旅数据大幅攀升。
暑假期间,大同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40%。凭借这一亮眼增速,大同成功跻身“暑期增速TOP3城市”,成为全国暑期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从客源构成来看,全省主要客源地为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石家庄,其中京津冀地区游客占比突出,这部分游客既受《浪浪山小妖怪》的“情绪价值消费”驱动,也因大同夏季凉爽的气候(平均气温低于全国多数城市)选择在此避暑,形成“文化+清凉”的双重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大同的旅游热度并非由单一景点带动,而是呈现“全域古建联动”态势。除《浪浪山小妖怪》同款景点外,大同的云冈石窟、悬空寺等经典古建景区也持续火爆。据统计,7月16日至22日,云冈石窟日均接待量达2.2万人次,较6月同期猛增45%,其中近七成是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等周边高温省份的省外游客,“天然清凉”吸引着八方游客。这与影片带火的新兴打卡点形成互补,共同撑起大同文旅消费市场。
太原 稳健增长成枢纽
作为山西省会,太原虽未出现大同式的爆发式增长,但凭借综合文旅资源与区位优势,暑期旅游市场呈现稳健发展态势。暑期,太原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0%,在客源吸附与本地消费方面表现突出。
从客源与出行双向数据来看,太原主要客源地集中在省内及周边城市,北京、上海、晋中、长治、大同位列前五,既包含跨区域长途游客,也有大量省内周边游人群。太原居民的出行热门目的地则以北京、上海、晋中、大同、石家庄为主,其中前往大同打卡古建、晋中体验平遥古城的需求最为旺盛,形成“以太原为枢纽,辐射全省”的旅游流动格局。
从景区热度看,太原多元的文旅资源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晋祠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北齐壁画博物馆吸引了历史文化爱好者;太原方特东方神画、太原植物园、太原动物园成为亲子游热门;太原古县城的“沉浸式剧本杀”“非遗市集”则“圈粉”年轻群体。“我们一家三口先去山西博物院看文物,再去方特玩项目,晚上在古县城吃小吃,行程很充实。”石家庄游客周子轩说,选择太原作为中转站,就是看中这里交通便利、景点类型丰富。这与 《报告》中“钱花得更值,玩得更对味”的理性消费主旋律高度契合。
全省 同步发力构建多元业态
大同的爆发与太原的稳健,共同推动全省暑期文旅市场实现整体增长。《报告》显示,暑期全省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27%,高于全国多数省份增速,这一成绩源于山西对“清凉避暑”与“文化体验”两大核心资源的深度挖掘。
在清凉避暑领域,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五台山等景点凭借高海拔、多植被的优势,成为“避暑爆款”,吸引了大量京津冀、长三角游客,其中“包车游+避暑度假”模式在山西热门避暑地尤为流行。特别的是,太行山大峡谷景区推出一票玩八泉峡、红豆峡、黑龙峡3个景点的活动,自购买之日起3日内有效,不少游客会入住景区周边民宿,“流量”变“留量”。
文化体验方面,山西全域IP全面开花。除大同古建、太原文旅外,平遥古城的“沉浸式古城夜游”、应县木塔的“古建科普研学”、乔家大院的“晋商文化体验”、壶口瀑布的“黄河奇观打卡”均热度不减,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其中,乔家大院景区推出了“AR体验+剧本杀”两大主题沉浸式研学课程,孩子们在闯关过程中收获了晋商小知识,中学生化身票号伙计学做汇票、变身晋商镖师,体会晋商成功之路的艰辛,留下专属的暑期成长印记。
编辑:王艳兵
作者:田璐
来源:山西青年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