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记者按照约定时间再次见到了蔡灿煌。尽管焰火仍是话题焦点,但此次对话更多围绕一个现实命题展开:如何以焰火为引,串联起文商旅体,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融合之路?
今年7月,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专题研究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问题。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中,焰火表演被许多人称为最亮眼的环节之一。作为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焰火总设计,他也成为讨论这一命题的理想对话者。
打造“文化气质”焰火
做强成都“焰火IP”
在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上,蔡灿煌通过焰火呈现出芙蓉花、珙桐树等鲜明的成都元素,将成都地域文化符号融入焰火叙事,实现了城市意象与视觉盛典的深度融合。
蔡灿煌表示,盛大赛事中焰火更强调有仪式感。若要真正助力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焰火需要传递出成都独特的“文化气质”。蔡灿煌认为,成都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乏文学与诗意,如果能将文学意象转化为焰火的视觉语言,这样的焰火是抒情的,是有诗意的,也是成都独有的。
他特别提到夜游锦江、东郊记忆等文化场景,“这些地方既有文化底蕴,在‘文化+’加持下又持续出圈,人气很高。如果配合恰如其分的焰火表演,不仅能将成都‘文化气质’焰火理念进一步推广,更将为游客创造难忘的记忆点。”
▲蔡灿煌“打卡”东郊记忆
但他也强调,挖掘成都焰火的“文化气质”,必须避免流于表面,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打造真正有根基、可延续、可共鸣的“焰火IP”。
他和记者聊起了日本的花火大会,“日本的花火大会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文化基础深厚。如今每年七八月份全国举办超过400场焰火活动,这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文化IP。”
他又提到国内湖南浏阳——中国焰火最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他说,浏阳打造“周末焰火”IP,至今已吸引约四五百万人专程前去观看。依托产地优势,浏阳还向外地游客推出“一块钱看烟花”门票,吸引数百万游客,带动吃住行多维度消费,“以小博大”拉动整个城市的文旅经济。
焰火与“文商旅体”的联动
场景融合很关键
蔡灿煌透露,中国每年审批通过的焰火表演超过一万场。在这一背景下,要将焰火深度融入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框架,首先需明确城市发展“焰火IP”的定位。“成都到底为什么做焰火?只有先想清楚‘为什么’,才能解决好‘怎么做’。”
在他看来,成都正在全力打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城市文商旅体品牌,若能将焰火打造为夜间经济下的特色IP,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之下,不仅能够强化“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形象,更能切实增强市民与游客的幸福感。
“焰火可以照亮一个社区的夜晚,也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记忆符号。”蔡灿煌说,焰火作为夜间经济下的特色IP,关键在于它是否真正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市民所愿所盼相关。
他从历史维度进一步阐释,焰火自古就与民生紧密相连,不论是庆典、市集还是婚丧嫁娶都可见其身影,它不仅是仪式感的象征,更是凝聚情感的文化纽带。因此,他认为人们身处文商旅体消费场景中,一定要感受到焰火与生活、情绪乃至人生的梦想有联系。“当焰火能成为文商旅体消费场景中的亮点与记忆点,就能发挥其吸引人、留住人的作用,激发住宿、餐饮、旅游等连锁消费。”
为此,他向记者列举了迪士尼的例子:“每天晚上九点固定举行焰火秀,这已成为迪士尼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他分析认为,很多游客在下午六点左右实际上就游览结束了,但为了等待焰火,他们往往继续会在餐厅、主题商店中消费。这背后,正是一场焰火带来的经济增量。
蔡灿煌特别指出,迪士尼的焰火并不只是视觉表演,更是园区文化、故事场景的延伸。焰火表演在这样童话与梦幻的氛围中,与游客的情感预期高度契合,成了一种“造梦”的媒介。“焰火在这里是底层逻辑、核心概念与场景的融合,焰火被赋予了叙事功能,是所有人梦的一部分。”
最后,蔡灿煌还从区位角度进行补充,成都交通优势明显,至重庆、西安、武汉等城市十分便捷,具备强大的人员流动基础,若能推动焰火与文商旅体有机融合,激活“焰火IP”,前景可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杨 刘永豪 摄影 何齐铁 编辑 曾雪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