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图”)又添一座别具一格的分馆——广州图书馆广州铁路博物馆分馆将于8月2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分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誉江路5号的广州铁路博物馆,由广图和广州铁路博物馆联手打造,是全国首家“绿皮车厢图书馆分馆”。
分馆外观
绿皮车厢变身图书馆分馆
广州图书馆广州铁路博物馆分馆同时挂牌为“鹅潭·铁韵书吧”,系广图直属分馆。
其独特之处在于,并非建于传统的楼宇之内,而是巧妙“进驻”了一列经过精心改造的绿皮火车硬座车厢,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在车轮上阅读”的独特文化体验空间。
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建好该分馆,广州铁路博物馆秉承“修旧如旧、功能新生”的理念,利用室外展区一节22型绿皮硬座车厢,延续怀旧基调,保留了原有的部分硬座席位、旋转吊扇、行李架等具有年代感的铁路元素,加装了空调、充电插座等便民利民设施设备,新增多组图书柜、自助办证借还机等图书馆专用设施。
小读者到分馆打卡
结合书柜布局,广图精心安排和挑选22个大类、3700余册图书作为基础馆藏,并将根据实际需求定期或按需更新轮换书籍。
基础馆藏不仅涵盖文学、历史、传记、科学等书籍,还重点针对铁路主题特色,强化U类(交通运输、铁路运输)文献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大量与铁路文化、科普和工业发展史相关的图书;同时结合“文旅融合”及公共图书馆服务直达基层的切实需求,设置“读懂广州”等主题图书区以及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青少年儿童图书区,实现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意境融合。
分馆的自助借还区
作为“图书馆之城”成员,该分馆服务纳入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提供免费办证、借还、咨询等服务,并实现与全市1200多个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的通借通还。
极具创意的文化跨界融合
22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二代主型铁路客车,曾经在中国铁路客运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该型客车于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开始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而今,这节绿皮车厢褪去了往日长途旅行的喧嚣,内部改造焕然一新。
分馆内景
“将图书馆建在绿皮车厢里,是一次极具创意的文化跨界融合。”相关负责人介绍,“绿皮车是中国几代人共同的记忆符号,它象征着远方、相遇和故事。我们希望借助这种形式,让静态的阅读‘动’起来,让厚重的历史‘活’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和图书馆,在沉浸式的环境中感受铁路文化,培养阅读习惯。”
该分馆自8月18日试开放以来,迅速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不少市民步入车厢前来体验。
分馆内景
这座“车厢图书馆”的诞生,是广图和广州铁路集团继广州南站分馆、广州白云站分馆建成后的又一创新合作项目,也是广图首次与博物馆共同推动文旅融合新型阅读空间服务创新、拓展博物馆功能的一次成功实践。
它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更是一个链接过去与未来、融合记忆与新知的文化驿站,为“书香羊城”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情怀。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陈涛 张春华图 | 主办方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