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大树王国”美誉的天目山,近日完成了一场“低调”的升级!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配套工程——天目山生态旅游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完工。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此次不仅实现硬件设施全面改善,更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智慧管理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加速向“世界级生态文明典范和人文魅力高地”迈进。
“这次来感觉不一样了!”古杉蔽日,凉风沁人,刚下车的游客,一眼就注意到天目山南大门的变化。歇山顶式新门楼,灰砖黛瓦间尽显吴越风韵,门楼左侧还新增了休闲绿道,车道也进一步拓宽,极大改善车辆通行条件。
来到游客中心,建筑外立面焕然一新,以高级灰、洞石黄与木色为主调,巧妙融合灰砖、木质、石材等乡土材料与新型建材,营造出“古朴不失现代”的独特风格。内部售票大厅、游客服务台等功能区域也全面升级,尤其是负一层全新打造的天目茶饮与咖啡区,为游客提供了休憩放松的新空间。“从入口就能感受到天目山的新变化,近两年来景区的游客量增长超40%,大家对户外爬山的热情很高。后续我们还会升级商业配套,更好服务全球游客。”浙江天目山旅游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刚介绍道。
沿着山路向上,近20公里的沿线变化如“绣花”般精细。沿路景观小品经过重新设计,与山林肌理自然融合;浮玉山庄、大地之野、大树堂、野外观测研究站、龙峰尖入口等建筑在外立面整治后古朴底蕴更浓;禅源寺、开山老殿等区域实施了保护性修缮,周边安全设施与服务配套也同步升级,核心区域新增导览标识、科普展牌及生物圈大会标识,同时各处木栈道完成修缮,护栏与报警系统加装到位,全方位保障游客安全与游览舒适度。
一系列肉眼可见的变化,让多次来到天目山游玩的上海游客樊爱芳,直呼体验感越来越好:“几年前来过,今天特意带家人再来,让他们了解天目山,呼吸自然空气。现在变化很大,风景更美,服务更好了。”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美誉的天目山,是“天然植物园”“大树王国”“物种宝库”,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地。国兴集团工程管理部职员黄鑫告诉记者,本次改造提升工程,本着“低干扰、微提升”的理念,通过完善车行、巡视、导视三大系统,整治建筑风貌,升级基础配套,修缮科普设施,多维度增强了天目山的生态吸引力与文化感染力。“我们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抓手,全面保护自然环境,并以‘人与生物圈·国际科考基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科考旅行地’和‘文化与自然遗产·研学目的地’为目标定位,形成‘山上发展科考旅行、山下布局生活旅居’的格局,通过‘近远结合’‘内外联动、互补发展’策略,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共进。”
据悉,该项目自今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围绕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参观线路有序推进,如今,20个大项目、172个子项目已全面竣工。从门户风貌到服务内核全面升级,天目山将持续书写人与生物圈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经历了七个多月的修缮和施工,目前已经全部完工了。我们相信天目山将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原真性的、原始感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智慧的生态观光、自然研学和生态科考体验。”黄鑫说。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不妨来到天目山,感受这里的变化,在参天古木间呼吸新鲜空气,体验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完美融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