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汉长安城于西汉200多年间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汉后有9个王朝在此建都,作为都城历史近350年,实际使用近800年,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定都朝代最多、遗迹最丰富的都城,与古罗马城并称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
盛夏时节,踏足汉长安城遗址,风过处,唯有夯土残垣在夕阳里沉默。两千年前的未央宫阙、长乐钟声,早已化作田埂上的萋萋芳草,我们与那个雄浑王朝,隔着一层无法返回的时光隧道。
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土台上,脚下的夯土层仍能辨出细密的纹理。考古队员从这里发现每一寸黄土都掺着糯米汁与石灰,当年几十万役夫一杵一杵夯筑,只为撑起“非壮丽无以重威”的帝王气象。可如今,台基边缘已被雨水冲刷出沟壑,野草的藤蔓顺着裂缝攀援,仿佛要将这残存的威严悄悄吞噬。
向西行至长乐宫遗址,地表只余一片起伏的土塬。一处略高土堆上,或许是当年的前殿位置。《史记》里记载,吕后曾在此临朝听政,汉武帝少年时在此接受策命,无数影响历史走向的决策从这里发出。可眼前既无阶陛之制,也无宫墙之影,唯有几只麻雀在土坡上跳跃,啄食着遗落的谷物。
当年长安城内“八街九陌”街巷纵横交错,商铺林立,漫步于“长安九市”遗址,想象着“货别隧分”的盛况:西域的葡萄、蜀地的锦缎、齐鲁的盐铁在此汇聚,车毂击,人肩摩,吆喝声能传到安门之外。如今考古发现的陶瓮、钱范、瓦当静静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而遗址上,只有几位老人坐在田埂上,他们脚下的泥土里,或许还埋着当年商肆的银钱。
最令人怅然的是城墙遗址。汉长安城周长六十五里的城墙,如今只剩断断续续的土垄。在安门遗址处,还能看到夯土墙的剖面,砖缝里嵌着的碎陶片,是当年筑城时有意混入的“筋骨”。这可是那段曾抵御过匈奴铁骑的屏障,如今连顽童都能轻易翻越,墙根下的酸枣树,已把根系扎进了城墙深处。
遗址公园的解说牌上,印着复原的长安城平面图:十二座城门整齐对称,八条大街经纬分明,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三足鼎立。可对照着地图在实地寻觅,多数地标已无迹可寻。那些在史书中熠熠生辉的名字——承明殿、金马门、麒麟阁,都化作了地图上的一个圆点,标注着“遗址待考”。
夕阳西沉,坐在霸城门遗址的土堆上,看暮色漫过渭水。远处现代都市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与脚下的荒丘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照。忽然明白“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遗憾或许本就是历史的常态:每个王朝都想不朽,却终将成为后来者脚下的泥土;每个时代都想留住繁华,却敌不过岁月的风蚀。
汉长安的遗憾,不在遗迹的残破,而在我们明知它曾如此壮丽,却只能凭借想象拼接碎片。“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那些夯土里藏着的,不仅是一个王朝的背影,更是所有辉煌终将归于平淡的哲思。
暮色渐浓,风里传来远处村庄的几声犬吠。转身离去,回望那片荒草凄凄的沉寂土塬上,汉长安的精神从未远去:它在“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里,在“丝绸之路”驼队声声驼铃中,在每个中国人血脉里流淌的雄浑气魄中。
■汉长安城的历史沿革
汉长安城是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命萧何建未央宫,汉惠帝修筑城墙,汉武帝进行大规模扩建,修建了建章宫等,增修北宫等,至此长安城规模基本完备。新莽末年,在西汉摧毁新莽政权的战火中,未央宫等被焚毁,赤眉军又火烧长安城,建筑遭受严重破坏。东汉献帝、西晋惠帝和愍帝曾短暂以汉长安城为都城,十六国至北周时期,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朝代皆在此定都。隋朝建立仍以汉长安城为都,同时营建新都大兴城,开皇二年迁都大兴城,汉长安城成为大兴苑一部分,唐继承改称禁苑。
■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长乐宫始建于汉高祖元年,是皇太后居住的宫殿,宫城为穷筑土墙,厚达20多米。宫墙四面各设一座宫门,其中东、西两座城门是主要通道,门外有东阙和西阙两座阙楼。长乐宫内有14座宫殿,均坐北向南。
未央宫始建于汉高祖七年,由丞相萧何亲自监造,汉惠帝即位后才基本建成。“未央”一词是汉代时常用的吉祥语。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四面筑有围墙。未央宫建成之后,汉代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所以它的名气远远超过了其他宫殿。在后世文人的诗词作品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建章宫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下令建造。汉武帝一直把规模宏大的建章宫作为皇宫使用,直到昭帝元凤二年才“自建章宫徙未央宫”。建章宫位于汉长安城城门外的上林苑中,在未央宫与建章宫之间有跨城而筑的飞阁连接,皇帝可乘辇往来。建章宫建筑群的外围筑有城垣,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
■考古发掘的部分建筑遗址
城墙城壕:城墙大部分地表尚存,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25700米,面积约36平方千米,城墙为黄土版筑,城外有宽35-45米、深3米的城壕。
城门:每面城墙设置3座城门,共12座城门。每个城门有3个门道,各宽约8米,直对未央宫的西安门和直对长乐宫的霸城门,门道之间的隔墙宽14米,城门总宽52米。
道路:有“八街九陌”,城内有与城门相通的8条大街,每条大街分为3道,中道为“驰道”,城门外大街只发现西安门外大街,宽约60米,不分道,城墙内侧有环城道路。
未央宫遗址:位于汉长安城的西南最高处,宫区平面近方形,四面夯筑宫墙,周长8800米,总面积约4.84平方千米,发掘了前殿等建筑基址14处。
长乐宫遗址:位于汉长安城内东南部,宫区平面近长方形,四面夯筑宫墙,周长10760米,总面积约7.24平方千米,宫内地上遗迹大部分已毁。
建章宫遗址:考古勘探宫城为东西长2130米、南北1240米的长方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对建章宫的门阙、前殿及太液池遗址等,开展了考古勘探,建章宫“双凤阙”二阙址尚存,这是中国地面现存最早的古代宫阙基址,二阙址间距53米,保存较好的西阙址底径17米,高11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