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多元的城市书房、独具匠心的文化空间、琳琅满目的文创好物、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合肥市蜀山区将文化深深融入城市血脉,构建“15分钟文化圈”,以“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持续实践,让“城市精气神”具象化生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气质。
书香满街巷 阅读成日常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位于天鹅湖南岸,透过落地窗望去,天鹅湖四季皆成景,让阅读有了别样的浪漫。“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近日,悠扬婉转的黄梅戏唱腔从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三楼中庭传出,与一旁钢琴机器人精准流畅的伴奏相互呼应,不少读者驻足聆听。这场暑期推出的“黄梅戏周末晨韵”活动,成了馆内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退休教师陈女士每周都要带着孙子来少儿馆:“过去周末商场是首选,现在孩子主动要去图书馆,这种改变,千金难换。”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
近年来,蜀山区创新构建全域阅读网络体系,建成32家各具特色的悦书房,将阅读空间巧妙嵌入公园商场、街头巷尾,构建“15分钟阅读圈”。
数据显示,蜀山区13家城市阅读空间已累计发展读者3.1万余人,图书借阅量近228万册。这些阅读空间,通过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服务,让阅读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让书香成为城市最动人的气息。
“文化空间”成年轻人文化消费热门选择
安徽博物院蜀山馆、安徽出版集团、安徽广电中心,合肥体育中心、合肥大剧院、合肥广电中心……步入天鹅湖文化商务区,文化地标群鳞次栉比,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成为这片区域的鲜明底色。
游客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参观圆明园兽首铜像。
天鹅湖文化商务区正逐步形成集观演、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生态圈。安徽博物院蜀山馆“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火爆出圈,总参观量突破22.8万人次,单日最高8082人次,创该馆特展历史新高。合肥大剧院人气爆棚,“看一场演出”已成为众多合肥人周末首选,更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8月16日、17日,《暗恋桃花源》经典版话剧连演两天,时隔四年再度登陆合肥,凭借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舞台呈现,让观众沉醉于戏剧的独特魅力中。
服务延伸末梢 传递民生温度
“这根彩绳要这样绕,才能编出传统纹样……”暑假里的蜀山区文化馆内,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专注地编着手绳,在她看来,这样的非遗课堂既让孩子了解了传统文化,又为假期增添了独特趣味。
区文化馆举办的少儿非遗课程深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
数据显示,该馆年均开设免费公益培训班近500个班次,受益学员达17000人次。从非遗传承到艺术普及,从银发族到少年儿童,精准化的文化供给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百姓需求,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文化润民。
每年20场“送戏进万村”演出、24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覆盖群众超15万人次——在蜀山区,文化惠民工程如春雨般润泽城乡每个角落。与此同时,一套“训、展、赛”三合一的群众文艺团队培养体系日趋成熟,通过专业培训、交流展示、竞赛评比等机制,推动200余支群文团队蓬勃发展,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熊俊焜 孙雪旸 张娜 詹伟伟 葛庆钊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