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8日讯 入夏以来,崂山风景区迎来游客接待高峰,客流、车流持续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数据显示,仅从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进入景区的游客日均便达到1.5万余人次,周末可达2万余人次。高效运转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坚守在秩序维护一线的景区工作人员,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服务能力,保障了景区交通顺畅、游客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一切”的服务宗旨。
交通疏导,智慧管理提升通行效率。面对日均数万游客、数千车次的车流压力,景区各游览区工作人员纷纷推出创新举措,有效缓解拥堵现象——
流清检查站作为景区“第一关”,刘坚涛带领团队推行“三段式调流”和疏导前置机制,借助网格化管理将区域细化为6个责任区,通过分流管控等措施,显著提升了观光车通行效率;在太清游览区,高佳明在垭口检查站严格车辆查验与预约管理,主动优化疏导流程,通过手势引导、分段放行等方式,保障了景区交通秩序的顺畅;林泽肖在八水河车场则运用扩音器循环提示、高亮指挥棒可视化引导等方式,高效指挥车流与人流,大幅缩短了滞留时间;在华严游览区,于毅顶着烈日往返于停车场与景区入口,以清晰手势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日均疏导车辆数百台,并利用设计软件,完成景区停车场海报的设计制作任务,设计游览指示牌,帮助游客清晰了解景区方向和自己所处位置,有效提升了游客出行体验。
应急救援,快速响应守护游客安全。面对高山区域复杂地形,景区工作人员展现出了高效的应急处理能力。7月6日晚,巨峰游览区工作人员李向前、王康迅速响应一名大学生体力不支求助,提供饮水食品并护送其安全下山;7月16日,一名游客因体力透支导致双腿抽筋无法行走,又是李向前等救援人员采用背、抬等方式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协调车辆转运,赢得了游客及家属的高度赞誉。在仰口游览区,王俊华把在16年军旅生涯中培育出的优良作风融入到了景区一线秩序管理,快速处置大客车故障拖底事件,并启动备用出口分流车辆,组织人力推移故障车,有序引导游客转运,迅速恢复交通,体现了景区出色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游客服务,暖心细节彰显人文关怀。秩序管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的工作。在崂山风景区,一线工作人员始终将游客需求放在首位,用贴心服务温暖每一位游客。比如,刘坚涛暑期累计处理游客咨询与诉求200余起,办结率100%,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贴心的服务;高佳明在暑期期间,先后十余次协助游客寻找遗失物品,无论是手机、眼镜还是遮阳帽,总能够尽力排查监控、实地搜寻;于毅在车场发现车辆熄火及时协助车主启动,收获诚挚感谢;林泽肖随身携带便民腰包,配备药品、地图等物资,成功帮2名走失儿童找到家人,还帮十余辆抛锚车辆解了困,拾获并归还游客遗失物品的总价值达数万元;田伟在九水沿线巡逻中,协助安保人员通过监控找回遗失背包,展现了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
用汗水守护秩序,用智慧提升效率,用真情服务游客……这个夏天,默默付出与坚守在一线的工作者们,成为崂山最动人的“风景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通讯员 张静)
(作者:衣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