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
湖北省避暑度假旅游资源丰富。湖北地处我国由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整体地形呈现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的态势。西部有秦岭、大巴山等山脉;北部有大洪山脉和桐柏山脉;东北部有大别山脉;东南部有幕阜山脉。众多山地海拔在10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些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植被茂盛,没有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夏季气温较低,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如神农架夏季平均温度20℃,利川市夏季平均气温22.2℃;武当山夏季平均气温24.9℃。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为湖北发展避暑度假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省山地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已经形成了一批比较成熟的、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受游客欢迎的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市场逐渐形成规模。如有“华夏凉都”的美誉神农架、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和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被誉为“中国凉爽之城”的凉城利川、咸丰平坝营、建始花硒谷——小西湖、巴东野三关、巴东绿葱坡、五峰柴埠溪、宜昌百里荒、咸宁九宫山、罗田天堂寨、英山桃花冲等。
宜昌百里荒景区举办的帐篷露营季吸引大批游客。(景区供图)
在市场形势较好的情形下,为寻求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一哄而上,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湖北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应未雨绸缪,实现系统性整体提升、阶段性跨越发展。在“量”的基础上,侧重“质”的提升与“级”的跨越,在产品、服务、设施设备等多维度上做好优化工作,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针对不同市场客群,打造各具特色的避暑度假旅游品牌,构建湖北避暑度假旅游整体市场形象。
突破粗暴“卖风景”“卖空气”“卖床位”,简单组织活动,低价提供“升级版农家乐”的初级产品阶段,结合地域文化,推出能吸引游客较长时间(三五天甚至一个月)停留下来,深度体验、参加活动或培训,提供绿色新鲜特色美食,建设主题文化民宿,达到既休闲避暑度假,又能为未来工作、学习、生活有帮助、能衔接的产品。产品供给可根据游客停留时间长短调整,消费不宜过高,实现“旅游 + 康养”“旅游 + 体育”“旅游 + 文化”“旅游+培训”等融合发展,做到物美价廉经营灵活;积极做好度假回程“后备箱”工程,将绿色农副土特产品、非遗产品、地理标志性保护产品通过广大游客销往各地,起到增收富农便民的旅游促进消费的作用。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教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