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练塘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晨光漫过白墙黛瓦,市河的波光在石板缝里晃出细碎的银亮。总觉得该带点什么回去——把这水乡的湿润、古桥的沉静,都好好收进记忆里。最近,老街新开了一家韵工坊,成了许多人打包这份记忆的首选地。
推开那扇木门,练塘的“水韵故里”,早被悄悄织进了货架上的每一件物件里。印着古镇屋舍的雨伞最是讨喜。青瓦鳞鳞的屋顶沿着伞骨铺展,墙根的青苔、窗台探出的花枝都清晰可辨。雨天撑开,仿佛把整条老街的烟火都拢在了肩头;晴日带着,倒像是揣了片会移动的古镇剪影。
白瓷杯子也藏着巧思。杯身一侧,飞檐的剪影正“浸”在市河的柔波里,连水面的涟漪都描得细细的。泡上茶抿一口,舌尖都染着清冽的水韵。
书架上的扇面令人驻足。正面是房屋与古桥的缩影,桥洞恰好框住远处的白墙。竹柄握在手里,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摇一摇,风里仿佛裹着“市河穿街过,古桥连两岸”的诗意。
角落里的小物件,藏着孩子气的巧思,让人忍不住弯下腰细看。冰箱贴整齐排列,各类祝福的话语印在上面,贴在冰箱上时,像把整条老街的暖意与祝福,都悄悄粘进了日常里。手串也藏着水乡的灵秀。珠子淡青、鹅黄、藕粉,像从市河的晨雾里捞出来的颜色。戴在腕间晃一晃,仿佛练塘的风都顺着珠子的纹路,轻轻绕在手上。
如今的练塘老街,逛古桥、访故居时多了份念想——转身进韵工坊转一圈,便能把“水韵故里”的诗意折成伞骨的弧度、瓷杯的弧度、扇面的弧度,轻轻放进包里……
记者:王婷婷
摄影:王婷婷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胡军军
终审:张婧(特聘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