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有人整理出来西安最有名气的古巷子,居然没有这几条老巷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景龙池:
位处城东,是一条古老而沉静的老巷,不仅风景秀丽,还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说池中常有云气弥漫,黄龙出没,被视为祥瑞之兆,预示着李隆基的帝王之路。这些传说不仅增添了景龙池的神秘感,也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常常吟咏的对象。
如今的景龙池,已经褪去了皇家宫苑的光环,成为一条普通的街巷,街道两旁是民居和琳琅满目的门面摊点,充满了浓厚的人间烟火气。
冰窖巷:
大概是西安最凉快的地方了吧?据《明清西安词典》介绍,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曾在此地夏季藏冰消暑,因此得名冰窖巷。
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从唐至明清,都是官府夏季储藏冰块的所在,顾名冰窖巷。如今已成为潮流达人打卡拍照的好去处。
粉巷:
一条仅有329米的巷子,却曾是西安城内颇为繁华之所在,这里曾是各行各业的聚集地,包括银行、钱庄、商会等。如1933年交通银行在西安开办了第一家分行,其地址就选在粉巷。
粉巷内还保留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鲁迅题字的西安古旧书店、历史悠久的藻露堂药店等,大名鼎鼎的古旧书院,就坐落在这儿。
关于粉巷名称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这里原本是卖面粉的街道,街道上撒满厚厚的粉面;另一种说法是这里曾是卖胭脂水粉的地方,能闻到浓浓的胭脂味道;还有说法称这里曾是皇上选妃子的街道,或后来演变成各式青楼。
然而,据考诸方志,粉巷实际上是因为明清时遍布磨面的作坊和粮店而得名。
五岳庙街:
据资料记载,五岳庙极有可能是宋代时修建的,明代正统年间曾对西安城里的五岳庙进行修复,乾隆年间又被重修。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五岳庙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五岳庙门”或“五岳庙街”这个街道名字。
如今这里,是文青们喜欢的打卡地,充满了历史气息,又不乏时尚,街边的咖啡甜品店、玩具、杂货店和韩料西餐小酒店,逛累了,喝杯咖啡顿觉舒坦。
太阳庙门:
过了五岳庙门,穿过朱雀大街,就是太阳庙门。这里与五岳庙街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夜幕落下,这里满满的烟火气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