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记者从通辽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获悉,经过3年连续努力,2022年—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从720万增至2122万,旅游总花费从77亿元提升至275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年前7月继续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420.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73%,总花费176.9亿元,同比增长4.97%,全市文旅产业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3年来,通辽市围绕打造“悦来通辽”文旅品牌,规划布局“一轴三区、四大基地”,即以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为轴,从南到北贯通沙地生态旅游集聚区、科尔沁风情旅游集聚区、草原生态旅游集聚区,集中打造西辽河文明研学基地、科尔沁风情展示基地、城郊型乡村旅游基地,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出9方面29条文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A级景区由23家增加到37家,高等级自驾游营地数量全区第一。旅游精品线路由5条增加至20条。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入选“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西辽河畔·文明曙光”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文旅企业数量从800家增至1600余家,文旅产业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的贡献日益凸显。
下一步,通辽将继续集中力量打造王牌景区、核心景点、精品线路,增加特色产品供给。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发展协调联动,在协同合作中寻找机遇。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丰富游玩体验,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切实打造通辽旅游好名声、好口碑。(记者 霍晓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