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4次到西藏旅游,走过川藏线(G318、G317)、青藏线(G109、G214)、新藏线(G219),进出次数最多的是川藏线G318。
近几年,迷上了登雪山,除了两年新冠期间没出行,几乎每年都到四姑娘山去登雪山。
最近,准备走滇藏线进藏,一车3人从广东深圳出发,一路向西,走广东湛江、广西北海、防城港、友谊关、那坡、云南文山,游普者黑,到玉溪,游抚仙湖,由于在昆明遇到大雨,滞迟在昆明好几天,之后到大理、丽江,登玉龙雪山,结果同行一位旅友在登玉龙雪山时出现比较严重高反,3人立即下撤,护送高反患者到医院打点滴,一天后其病情好转,但不敢前行了,我们也因此折返。
由此,我想到前几次在川西旅游时,同行队伍中有2人在四姑娘山、1人在稻城亚丁出现高反的情况,引出一个话题:为什么在川西、滇西地区容易出现高反,反而在西藏出现高反的人很少呢?
在网上,也有人议论这个话题。
作者认真分析了各种原因,主要原因有三点,答案可能与大家想的不一样。
一、川西实际海拔高度并不低
我们先看一看川西地区的地形地貌:
川西地区和云南的西北部及西藏东部,横跨着横断山脉,构成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带。
这一带是地理过渡带,也是气候过渡带。成都平原海拔500米,往西到邛崃山脉,在不到100公里距离内,海拔陡然上升到7000米。
川西最高山是贡嘎山,最高峰海拔7556米,被称作蜀山之王。
川西的第二高山是四姑娘山,其幺妹峰海拔为6247.8米,被称作蜀山之后。
第三高山是格聂山,海拔6174.5米。
同时,横断山脉气候复杂多变,走过G318或G214的游客有感觉,川藏线进藏时第一道坎是折多山,上去时还是晴空万里,突然间大雪纷飞,折多山除了6、7、8三个月很少见雪外,其余月份都是可能下雪的。
当然,游客不是去登山的,我们到不了这三座山的山顶。
但是,川西的好些旅游景点位置是比较高的。
川西的甘孜州的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理塘县城海拔4014米、稻城亚丁在4600-4700米之间,稻城五色海海拔4700米,为典型高海拔区。
折多山景色壮丽,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
摄影天堂新都桥镇海拔3300米,但新都桥高山观景台鱼子西海拔4200米。
康定塔公草原周边有雅拉雪山,景色漂亮,草原平均海拔3730米。
格聂山被称作神山,是中国藏传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人们喜欢到格聂神山转山,转山的话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转山路线重要观景台铁匠山垭口的海拔4770米。
同属川西的阿坝州的海拔相对低一点,九寨沟在2000-3000米之间、四姑娘山镇海拔3200米,但四姑娘山海子沟的海拔从3250米到4200米以上。
一般我们称4000米以上为高海地区,3000米至4000米以上为中海拔区域。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氧气含量约减少10%,具体数值从海平面的约20.9%降至18%-19%(不同研究者的数据略有差异)。氧气减少导致人体血氧饱和度降低,就可能引发高原反应。
在中海拔区域以上就有可能出现高原反应,因此,人在上述区域活动,是容易出现高反的。
西藏整体海拔较高,川藏线318国道成都至拉萨段海拔4000米以上的主要垭口达13个,除折多山在川西外,其它垭口在西藏,包括剪子弯山垭口(4659米)、卡子拉山垭口(4429米)、海子山垭口(4685米)、拉乌山垭口(4338米)、东达山垭口(5130米)等。
由于游客一般只在垭口经过,或停车观景,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大多不会高反。
但西藏的一些城市,比如拉萨市的平均海拔为3650米,林芝市平均海拔为3100米,市区(八一镇)海拔约3000米,日喀则市区海拔为3836-3850米,属于中海拔区域,出现高原反应的情况较少,症状相对较轻微。
很多人进藏旅游,只把拉萨作为终点,到拉萨、林芝的人较多,相比川西一些地方,这拉萨、林芝这几城海拔高度不算高。
因此,人们感觉川西出现高反的情况比西藏多(具体情况,缺乏数据)。
二、准备不足或心理作用
许多人把进藏的概念定位于西藏,实际上进藏从川西、滇西北就开始了,这就是康定折多山被称作汉藏分界线的原由。
从成都到康定,约260公里,3小时就可到达,但海拔从成都平原500米,上升到4000多米。很多人身体和心理还没有调整过来,结果就出现高反了。
多数人是轻微高反,少数人是中度高反,但心理落差是“刚出门第一天,就高反了”“还没到西藏呢?”后面的行程因此不敢继续走了。
在心理层面,很多人认为川西还没到西藏,忽视、轻视了防高反的问题,照样走走闹闹,唱唱跳跳,结果高反了。
三、西藏的边缘地带先淘汰了易高反人群
导致高反的因素很多,哪些人容易高反,哪些人不容易高反?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并不是身体好,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的人就不会高反。
高反,只有到高山地区试了后才知道。
实质上,川西地区和滇西北地区,因高海拔,就淘汰了大部分容易高反的人群,他们还没进藏就因高反而下撤了。若他们进藏到达西藏腹地,未免不高反。
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第一次进藏的人,走G318,川进青出比较好。318除了景观丰富,城镇节点多,遇到高反等突发情况,可以迅速下撤。
因此并不是川西地区比西藏更容易高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