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最关键的补给
在喀喇昆仑严寒的高山上
只有最为坚韧的生命才能开出花来
(巴基斯坦境内,K2徒步路线上的翠雀花,摄影师@赣州柒爷)
▼
诸多生命向下寻求生机
但越向海拔低处,降水越少
幸好
河流出现了
它汇集着高处的冰川融水
在山脉内部横冲直撞
让山谷迸发生机
(巴基斯坦境内的罕萨河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更重要的是
河流以高山冰川为源
穿过崎岖山地与干旱地带
为遥远的区域注入生息
如果我们从高空看向这里
就会发现
这样的河流不止一条
而是有无数条,分属三大水系
包括中国最大内流河 塔里木河
巴基斯坦最大河流 印度河
中亚最大内流河 阿姆河
它们以喀喇昆仑为顶点紧紧相拥
随后带着各自的使命奔向终点
(喀喇昆仑山脉周边主要水系示意,制图@高俪倩&松楠/星球研究所)
▼
作为三大水系交汇处的喀喇昆仑冰川
恰好有着最顶级的稳定
同时还有着最庞大的规模
能以最靠谱的实力
持续供应水源
(请横屏观看,巴基斯坦境内的吉尔吉特河,流淌在茫茫雪山之间,摄影师@张凌霄;标注@冰蘑菇/星球研究所)
▼
首先
在喀喇昆仑北侧
叶尔羌河自喀喇昆仑山主脊的多条冰川发源
加上昆仑山冰川的补给
叶尔羌河约70%的径流量来自冰川融水
(请横屏观看,喀喇昆仑山脉特拉木坎力冰川未端前的冰川堰塞湖,摄影师@郝沛)
▼
随着叶尔羌河向下游行进
它不断与塔什库尔干河等其他支流汇合
变得愈发壮大
(叶尔羌河、塔什库尔干河交汇处,摄影师@小强先森)
▼
甚至一举切穿昆仑山
冲出群山,奔向塔克拉玛干沙漠
成为塔里木河的上游主流
创造大片绿洲
(离开群山进入沙漠后的叶尔羌河,摄影师@陈剑峰)
▼
就在叶尔羌河的东侧
塔里木河水系的喀拉喀什河
也在奋力汲取冰川融水
跟随叶尔羌河的脚步
融入塔里木河水系
绿洲之中
诸多人类文明曾在此着陆
又跟着水源的拮据而没落
(和田县和皮山县交界的喀拉喀什河绿洲,喀拉喀什河别名“墨玉河”,摄影师@陈剑峰)
▼
与此同时
山脉南侧的印度河水系
也离不开喀喇昆仑冰川的供给
印度河虽发源于冈底斯山
但它上游的众多大型支流
什约克河、吉尔吉特河等
直接与喀喇昆仑地区的冰川相连
可以说印度河上游径流的1/3
来自喀喇昆仑冰川
奔涌的河流在喀喇昆仑劈出峡谷
其中落差最大的就有罕萨河谷
那里雪山环抱
周围耸立着一群7000米级高山
而谷底海拔只有2000-3000米
(请横屏观看,巴基斯坦的罕萨河谷,周围雪山林立,罕萨河是吉尔吉特河支流之一,摄影师@邢嘉庆;标注@冰蘑菇/星球研究所)
▼
较低的海拔让它相对温暖
冰川融水又为它提供水源
重重山脉为它阻隔大多数的战事
这样的罕萨是巴基斯坦北部的净土
难怪《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
以罕萨为“香格里拉”的原型
每到秋季
罕萨都会染上一年之中最浓烈的色彩
山顶白雪皑皑
山坡层林尽染
谷底碧色河流荡漾
(请横屏观看,巴基斯坦境内,罕萨河谷卡利马巴德镇,摄影师@弥藏达娃)
▼
到这的旅人们
还会看到山谷高处
一座融入了西藏特色的古堡
它从罕萨王国时期就静立着
俯瞰这里的日月更迭、四季轮转
(罕萨古堡之一的Baltit古堡,融入了浓厚的西藏特色,站在古堡里可以俯瞰整个罕萨河谷,摄影师@邢嘉庆)
▼
离开喀喇昆仑后
印度河继续接收其他源于高山的支流
终于成为南亚的第一长河
诸多文明在此兴盛
除了塔里木河与印度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中亚最大内流河 阿姆河
也从喀喇昆仑分得一部分水量
流经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四个中亚国家
是这些国家的母亲河
(请横屏观看,位于中国、阿富汗、塔吉克斯坦边界的喷赤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此外,也有少数流水由于地形阻隔
在高原内部汇成了诸多湖泊
同样成为高原生命的宝藏
如,喀喇昆仑山脉最大的湖泊
班公湖
它的形状,细长如河道
2/3位于中国,1/3在印控克什米尔
作为内流湖的它
并非如很多人想象完全是咸水湖
它在中国的一侧
由于冰川融水补给丰富
反而成为了淡水湖
湖中鱼类成群,湖边水草丰茂
每到春夏之际
便会聚集成千上万的珍稀候鸟
(班公湖,位于广义上的喀喇昆仑山脉边缘,东接羌塘高原,南临喜马拉雅山脉,摄影师@章力凡)
▼
至此
哪怕深居内陆,哪怕没有主角光环
喀喇昆仑都在用实力
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这样一座山脉耸立多国边疆
注定会吸引勇敢的人前来
开辟另一番事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