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梅州这个客家人之都,不多了解一下客家的历史、文化、风俗是一种遗憾的事。到客家博物馆参观是集中的表现。当然江西的南部、福建的东北部、浙江的南部,广东的河源市大部分也是客家人,一般以广东梅州市为代表。是为避战乱,远祖从河北省南阳地区逃难而来梅州这一带定居。
昨天下午去一趟。因为是周一,全国博物馆统一休息闭馆,没有参观上。今天是周二,估计没有特殊情况是会开馆的。我又来到客家博物馆,果真开门了。
中国梅州客宗博物馆,地处梅江岸边客家公园旁。是中国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渊源和发展,系统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民俗文物综性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170.3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馆大门为圆形的两层建筑牌坊结构,形似客家土楼,上书“中国客家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古井,井栏刻“饮水思源”四字,寓意客家人从中原辗转南迁,对“根源”相当重视,时刻不忘“根本”。
博物馆主馆是一座圆台形建筑,占地面积59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大客家的视野关注客家文化,从地缘、血缘和文化联系来诠释遍布梅州一带的客家人,以史叙事,以事传人。整个陈列分源流篇,人文篇,客魂篇三大篇章。全面展示客家民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主要以梅州客家人为主。以先秦梅州:建置变迁,土客交融 ,客都形成,梅州客家名人,红色土地等六部分。向人们展示梅州客家人积淀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国梅州客家博物馆馆藏文物2000多件套,古籍图书8000多册,各类客家人服装、农具、餐具、族谱,生产生活用具众多。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数十件。其中有孙逸仙楷书“博爱”书法一幅。清光绪青白釉把手盖盆两件,清木活字粒一套。还有一座清乾隆十九年(1755年)客家祠堂抬梁式抬架,呈品字型,通体呈暗褐色,梁上有贴金雕花图案,重达数千斤。还有清朝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的墨宝。也有中国现代美术之父林凤眠3幅画作《秋林山居图》、《秋林栖鸟图》、《双鹭图》。
主馆西有黄遵宪纪念馆。由人境庐和荣禄第以及恩元第组成,为客家人黄遵宪故居。建筑面积呈九厅七井样式,总面积1470平方米。呈陈列、收藏、研究黄遵宪先生的专题馆。黄遵宪为清末外交家,曾驻美、英、日等国领事,近代走向世界第一人,参与戊戌变法,期间任湖广廵抚推行新政,诗人,世诗“三杰”之冠。
主馆南有个梅州大学校长馆。我走了进去,馆内设有《梅州籍全国各大学校长筒历》,24个展室,共展246个梅州籍客家人校长。真可谓梅州客家人,人才辈出,让人折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