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年“数智赋能 晋享山河”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嘉年华活动在太原植物园盛大开幕。活动以“数智+文旅”深度融合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技术重塑山西文旅产业生态,全面激活“地上文物宝库”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活力,推动文化资源向现代文旅体验转型升级。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军龙在开幕式上表示,山西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正以“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品牌为主线,开创“数字+文旅”的山西模式,引领数字文旅新模式与新业态发展,提升山西旅游的吸引力。
活动现场,“壁上丹青”数字壁画展、“AR山西古建路书”大空间体验区、“何以文明”移动博物馆、MR铁佛寺“诸天宇宙”沉浸空间集中亮相。这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借助创新技术数字化呈现山西古建、壁画等文化资源,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科技+文旅”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知名文史博主“杨爸图说”主理人杨大炜以《五千年很远 山西很近》为主题推介,通过生动讲解全景展示大美山西悠久历史文化,拉近了历史与大众的距离。
在山西省数字文旅创新案例发布环节,12项技术赋能文化的标杆成果集中展示。近年来,山西形成“上下联动、全域共创”的创新格局,11个地市、百余家景区及科研机构协同发力,催生出覆盖数字复原、虚拟交互、智慧管理等全链条的创新实践:包括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等打造文化IP新表达;朔州文旅云体验馆、定襄洪福寺数字活化等项目推动古建资源转化;老城记忆&孝义文脉多媒体数字化演绎空间、灵石王家庄园全感VR体验乐园等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太行数字馆、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数字管理及智慧化服务场景应用等实现红色文旅升级;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工业+科幻”数字文旅创新项目、天宫映像一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数字展、云丘山数智化管理及智慧服务、千古云长之关帝伏魔XR全感互动电影等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这些案例彰显“数字金钥匙”正解锁三晋文旅发展新动能。
为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活动邀请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导演、编剧於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黄蔚欣、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谢宾顺、上海万生华态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程等嘉宾围绕“数智赋能 晋享山河”展开圆桌对话,共同探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新形势,并为山西文旅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平台实现“弯道超车”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由山西文旅与上影元联合打造的重磅活动——“浪浪山小妖怪山西游记”。精选大同善化寺等十处山西标志性取景地,设计推出了晋北、晋南两条主题旅游线路。发布了有趣的互动玩法,游客可通过领取《正儿八经》、角色测试、美陈打卡、集章互动、感受“午睡文化”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兑换联动文创周边。上影股份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上影元文化总经理、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总制片人、策划李早分享了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与山西文旅的跨界合作:“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太行大峡谷的壮美地貌、永安禅寺的壁画艺术等山西元素,都成为影片重要的创作源泉。期待以跨次元动画为载体,让山西文旅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大银幕拓展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随着“数智赋能文旅推广共创计划”启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兄弟省市单位、新媒体及同程、携程等平台共同参与。该计划将推动数字技术成为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促进文旅与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流量红利转化。
嘉年华期间,民俗表演、音乐演出等文化活动同步开展,游客在体验数字文旅项目时,可欣赏艺术表演,深度感受三晋文化底蕴,实现“科技体验”与“文化感知”双收获。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持续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从《黑神话:悟空》引发“跟着悟空游山西”现象级传播,到“东方甄选山西行”单场直播带动景区客流激增300%;从山西博物院古建数字艺术展突破传统展陈边界,到元宇宙、AI、 虚拟人等技术矩阵应用;从“山河四省”线上联合推广,到“秦晋之好旅游一卡通”跨区域合作,山西正在以数字化手段激活千年文脉。
赵军龙介绍,接下来,山西文旅将深化技术融合、业态创新品牌提升三大战略方向,同时将深化国际传播,扩大“跟着悟空游山西”海外影响力;完善“旅游满意在山西”服务标准体系,让“品质山西”成为数字文旅发展招牌。他诚挚邀请行业同仁及企业家到山西合作,在技术应用、资源开发等方面深度协作,为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