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人气火爆。
鲁山县漂流迎来消费热潮。
“汝瓷集”陶瓷青创市集展示非遗魅力。
卫东区举办“区超”助力夜经济。
东坡美食文化季让文化与美食充分融合。
鲁山县民宿深受游客青睐。本版图片均由平顶山市文广旅局提供
□本报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张仪薇 张露凡
一个人是多面的、变化的,一座城亦如是。
因煤而兴的平顶山,长期以来煤城、工业城是其鲜明标签。今年夏天,一场“夏日经济”的新探索,正在刷新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固有印象。
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上歌声飞扬;博物馆内,汉服舞者衣袂翩跹;汝瓷集上,精美瓷器熠熠生辉……
平顶山市锚定“清凉避暑、低碳露营、非遗体验、吉祥疗愈”四大主题,大力发展“夏日经济”,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推出多种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文旅新IP激发消费活力,展现城市多元新貌。
系统发力消费燃起来
平顶山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风景之上”打造更多特色体验,在“风景之外”拓展更多消费空间。
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若干措施》《露营休闲经济若干措施》《发展票根经济推动消费升级若干措施》等,形成“夜、露、票、食”等经济板块协同发力的格局。
打造了“清凉避暑地”“今晚平顶山”“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旅IP,举办了汝瓷集、博物馆奇妙夜等特色文化活动。
“夜经济”激发城市新活力。
夜幕降临,平顶山的精彩刚刚启幕。围绕打造“今晚平顶山”品牌,精心推出了多种夜间消费场景:滨水休闲型、美食体验型、商圈购物型、文旅沉浸型、体育娱乐型。和平路步行街、白龟湖环湖路等8个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正成为吸引人流的强力磁场。
“票根经济”打通消费全链条。
一张小小票根,正成为串联平顶山消费市场的金钥匙。联动全市A级旅游景区、客运、商超、食宿等市场主体300多家,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全链条,线上宣传引客、线下优惠留客,带动文旅综合收入增长24%。
小小票根激活文旅消费,全市暑期A级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0%,释放出强劲的经济动能。
“露营经济”解锁户外新场景。
绿水青山间,一顶顶帐篷撑起了消费新天地。依托山水优势,升级现有露营基地并规划新营地,引进露营装备制造企业、举办装备展,融入非遗展演、音乐活动。
白龟湖畔的露营区一位难求,“露营+”模式遍地开花。露营+研学、露营+亲子、露营+音乐节,将自然野趣与文化体验、亲子互动、艺术享受链接,成为家庭出游和年轻人社交的热门选择。
首批重点支持新建、提升11个露营项目。舞钢祥龙谷自驾车露营地、鲁山天龙池帐篷露营地等10余个露营地成为热门自驾游目的地。
拥抱青春城市潮起来
8月22日晚,白龟湖畔国家湿地公园的草坪上,荧光棒挥动闪耀,千余名市民席地而坐,随着《海阔天空》的旋律齐声合唱。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平顶山的夏日经济,精准聚焦青年群体,以创新场景增强吸引力,实现老工业基地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白龟湖沿湖岸边修建了步道,新增了许多休闲设施,常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年轻人爱来,生意也跟着更好了。”湖边一家咖啡店店主王彦奇说。
青春大舞台,让城市“潮”起来。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入夏以来逢周末开演,场均吸引千余人次。这种专业演出+群众舞台的混搭模式,使年轻人成为音乐会上的主力,松弛感成为现场观众评价高频词。
卫东区“区超”足球邀请赛打响,绿茵场上活力四射,足球点燃了夏夜激情,让这座中原小城的夜晚蒸腾着别样的热度。
中骏世界城商圈实施夜经济升级计划,延长营业时间、拓展户外店铺、打造特色活动,日均客流、月均销售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24%。
山水清凉游,让避暑“燃”起来。避暑经济也颇受年轻人欢迎。平顶山初步形成了鲁山县民宿集群、舞钢市民宿集群、城市近郊高端民宿集群和北部精品民宿链“三群一链”民宿产业发展格局。
今年暑期,鲁山县尧山镇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门口又排起了长队,单日游客量最高达1.5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镇的民宿一房难求。
挖掘底蕴文化活起来
平顶山依托“三苏、汝瓷、说唱”三张独特文化名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文旅深度融合,让文化底蕴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消费体验,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今年夏天,首届东坡美食文化季推出的50多道创新东坡美食、110多道本地宴席名菜、40多种特色名吃香气袭人,3天吸引8万人次。“我们的好朋友苏东坡”苏轼诗词音乐会场场爆满,千余名观众临湖而坐,共赴一场与苏东坡的浪漫之约。
“汝瓷集”陶瓷青创市集将传统汝瓷技艺、现代说唱艺术及地方戏曲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消费场景,形成了“音乐+非遗+旅游”的沉浸式体验新模式。目前,汝瓷集累计吸引700多家商户参加,中青年创客占比75%,市集最高单日客流量突破7000人次。
“市集不仅为群众近距离观察、触摸、感受汝瓷之美提供了平台,也为老手艺和新创意搭建了对话桥梁。”来自汝州的陶瓷设计师蒲思乔说,每天都有众多市民游客在他的摊位体验陶瓷拉坯。
今年暑期,平顶山博物馆奇妙夜也成为当地“顶流”,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项目让人目不暇接。箜篌声余音绕梁,古装舞者翩翩起舞,小讲解员用曲艺说唱形式讲解,让游客感觉穿越千年、耳目一新,单场客流量最高达1.3万人次。
“在延长闭馆时间、夜间参观取消预约、举办夜场活动这三重利好下,夜场游客同比大幅增多、人流量提升。”平顶山博物馆馆长田长斌介绍。
文物活了,文化近了,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市民涌入博物馆、走进公园、来到广场,与家人朋友共度周末时光,仅白龟湖湿地公园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灯火璀璨处,涌动着消费的活力;欢声笑语间,流淌着生活的热望。
时已入秋,但平顶山夏日经济热度依旧,草坪乐悠扬,湖畔游人众。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转型足音,不仅回响在工厂车间,也回响在山水集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