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延伸着岁月的痕迹,吊脚楼轻倚河畔,耳畔传来婉转的常德丝弦声……这一切,不仅唤醒了一段沉睡的历史,更标志着常德河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日,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工作的通知》及相关规范,经严格评估,湖南省商务厅公示推荐常德河街申报“全国示范步行街”。
这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常德河街依明清风格复建,全长约1.5公里,青瓦白墙、飞檐翘角中融汇现代商业气息。沿街古朴的木质招牌下,陈列着文创雪糕、非遗漆器、智能茶具等新潮商品,古今交汇,别具一格。
许多人不知道,这片热闹的土地曾历经创伤。1943年常德战役中,昔日的“湘北大码头”毁于战火,繁华散尽,只留下黑白影像与老一辈的记忆。直到近年,常德市按历史原貌复原了洋行、戏院、茶楼和会所,才使这条千年古街重获新生。
在这里,“老手艺”找到了新舞台。常德持续推进非遗“活态”传承,高腔、花鼓戏、渔鼓、鼓盆歌、荆河戏等传统曲艺常态化展演,吸引无数观众驻足。政府通过优惠政策与资金补贴,支持非遗传承人安心创作、传授技艺。
在这里,“旧时光”飘出了新味道。热气腾腾的钵子菜飘散出诱人的香辣气息,手擂茶里磨进了芝麻、花生与老姜的醇厚。泥塑、木雕、麻质画等非遗项目,不仅被保护,更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去年以来,常德加快推进河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推动非遗与空间场景深度融合,打造系列新业态,并与穿紫河沿线街区实现联动发展。“河街真正的魅力,在于‘活着的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每月举办非遗市集、汉服巡游等活动,河街让文化变得可触摸、可体验、可带走。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9日,常德河街客流量突破1110万人次,同比增长183%,日均接待游客5.8万人次;街区总营业额达7.7亿元,同比增长163.09%,消费活力显著增强。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