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池沿岸,有众多因螺蛳壳堆积而形成的古代文化遗迹,这些如同时间胶囊般的历史遗存被称为“贝丘遗址”,海晏村的一家网红餐厅就坐落于这岁月深厚的遗址之上。餐厅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来,店内至今还保留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冷冻设备,创始人取遗址之名将其命名为“贝丘渔场”。经过近年来的经营打造,贝丘渔场将时代发展理念与古典渔村风情相融,成为了现代与传统交织的独特空间。
沿着海晏村的湖畔小道踱步,你会不自觉地发现,小道旁有一处二层露天平台,能以无死角的视觉体验尽情享受滇池美景。如果恰好赶上饭点,新鲜食材与烤盘碰撞后滋滋作响的美食节拍,以及令人垂涎的烟火气息,会使你更加坚定地走向这个露天小院。这就是贝丘渔场为游客打造的多重感官盛宴,每当夕阳的余晖将滇池湖面染成橙红色,贝丘渔场也即将开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
烤肉是贝丘渔场的主打菜,新鲜和品质是店内对食材的硬核要求。色泽红亮、纹理细腻的烤肉在香油与铁盘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褪去了原有的色泽,以“成熟”的面貌向食客们呈现食材的本味。在落日余晖的烘托下,烤肉带来舌尖上的狂欢、夕阳给予视觉上的震撼,各项感官神经在这一刻得到充分满足。
如此沉浸式的体验,使得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了顾客眼中“非常出片”“极具氛围感”的绝佳打卡点。美食美景的有力加持,使得贝丘渔场收获屡屡好评,但对于店内的经营目标来说,贝丘渔场的定位不只停留于餐厅,正在向着更具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我们会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沙龙活动,邀请不同领域的人群加入到活动中来。”贝丘渔场运营方负责人晏元勋介绍到,贝丘渔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提供了绝佳场所。店内露天小院一堆篝火点燃的音乐盛会、将咖啡融入慢节奏时光的主题分享、为骑行运动加油助力的福利活动……在海晏村夕阳的见证下,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齐聚一堂,为同一个主题共同举杯,让多元文化在此交汇,使得贝丘渔场又增添一张极具代表性的标签。
别具一格的发展经营思路,不仅让贝丘渔场在滇池沿岸站稳了脚跟,同时也为海晏村当地村民提供了谋生发展之路。每当用餐高峰期,贝丘渔场内总少不了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热情饱满、踏实工作,为到店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这是一个由40多人组成的服务团队,而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员来自海晏村本土村民。“我们来到海晏村成为了‘新村民’,为‘老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也能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晏元勋感慨到,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得到收入的同时,也能为乡村发展拓展更多空间。目前,更多的青年群体回到了海晏村,在村子不断发展中寻得就业机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自身价值。
贝丘渔场的成功发展成为了众多在滇池沿岸成功创业事例的缩影,不仅讲述着属于他们的创业故事,也呈现了滇池沿岸近年来文旅产业发展的累累硕果。近年来,滇池度假区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通过完善交通网络、优化公共服务、串联生态文化资源等举措,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的同时,也成功打通了景点与商家之间的客流通道。
建在古老遗址上的贝丘渔场,充分运用古代先民“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依托滇池生态风光与文旅产业发展浪潮,正以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将餐厅打造为集历史底蕴、湖景观光、美食体验、文化融合的独特空间。“滇池周边的发展现状让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未来我们将举办更多主题活动,打造属于海晏村的文化IP,让更多人了解海晏村、了解昆明。”晏元勋说。
来源:昆明信息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