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是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
是镌刻在大地上的文化基因
日前
苏州市民政局公示
苏州市第四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城区有19处上榜
此次上榜的地名中,包括蠡塘河、北河泾、朝阳河、济民塘、聚金河、老卜浦6条河渠,途经而过的元和塘、西塘河、京杭大运河(江南运河),以及府家井、顾家井、六房墙门井、孟河惠家井、潘家井、寺前惠家井、旺家墩井、严家井、叶家井、朱家井10口古井。
一起来了解下
我们身边的地名文化遗产
老卜浦
老卜浦原名“萝卜浦”,因其水道形似萝卜而得名。清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记载为“萝卜浦”,受吴语发音和人为记载影响,“萝”与“老”音近,到《蠡口镇志》中演变为“老卜浦”,已沿用超150年。如今,这条长约1.6公里的东西向河浜,仍在防汛排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蠡塘河
蠡塘河,又名里塘河,位于相城经开区和元和街道境内,西起元和塘东至阳澄湖,全长7.25公里,是相城境内的重要东排干河。宋范成大编撰的《吴郡志》记载:“蠡口在齐门之北,又有蠡塘在娄门之东。相传鸱夷子乘扁舟下五湖潜过此,以出招大夫种。因以名之。”同时,清乾隆《长洲县志》也记载:“蠡口,在齐门北。又蠡塘,在娄门东。相传范蠡乘舟出五湖于此,遣人驰书招文种。”
济民塘
济民塘原名湘城河,因晋代陆云、陆机在此督粮救灾的历史事迹得名,取“赈济灾民”之意。作为相城区历史水系重要组成部分,济民塘南起元和街道五潨泾,北至阳澄湖镇居家堰,全长27.46公里。历史上不仅承担漕运重任,也发挥着重要的水利调节功能。
朝阳河
朝阳河长13.88公里,西起西塘河,东至白荡,入阳澄西湖,流经黄桥街道大庄村、方浜村等村落。朝阳河于1975-1976年由黄桥、陆墓两公社组织1500多名民工,通过拓浚强盗港、横泾港等旧河道并开挖新河连接而成。“朝阳”二字寄托了当时的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保护地名文化
不仅是留存一段历史
更是在传承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气质
当前,相城区持续加强对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力度,将一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地名纳入保护范围,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同时还通过打造黄埭评弹公园、太平老街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示范街区,建设“阳澄湖”红色地名边界文化墙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地名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宣传展示地名文化。
截至目前,相城区已有凤凰桥、望亭水利枢纽2处地名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5处地名入选市级保护名录,47处地名入选区级保护名录。
来源:今日相城
编辑:星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