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古城,也称嘉应古城(清雍庆十一年(1733年))程乡升为嘉应州,十二年升为嘉应府,十二又将为州,清宣统三年(1911年)复名梅州。1912年,废府州制改梅县),179年时间叫嘉应府或州。也位于江北。从嘉应学院学院出来,才下午2点多钟。我就近参观一下梅州(嘉应)古城,这样可以省下一天时间,早一天去广东省最后一个地级河源,从河源就可以返京了。
梅州古城,始建于宋皇祜四年(1052年),城垣周围长450.3丈(1499米),位于梅冮、程江交汇处。明、清两代城区有所扩展。民国21年(1932年)开始拆除城墙,扩辟街道,建筑店宇。文革又遭涉及。还有1998年进行规模的城市建设,又进一步受到破坏。
不过。梅州古城自宋筑城以来,形成了具有传统地地域特征的老城风貌区。虽然受到严重破坏,但还分布着一些的文物古迹和传统的民居群。1994年,梅州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受到些保护,其中江北老街为作为梅州具有代表性、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不少中西合璧的骑楼文化代表,尤其是中山路和凌风路街区内,还保存着为数众多的中西混合骑楼式客家民居。
仲元路和凌风路为两条东西向的横路。并以南北走向的泰康路、和平路、义化路、元城路一一民主路和中山街街等5条道路共同构成“两横五纵的空间格局。
古城内,分别以东门(今东门塘)、西门、北门(今梅州岗)和南门(今义化路与凌风路交汇处)为四界,有衙署、城隍庙,、学宫居于其中,邻水的南城门还接近梅江和江岸码头。
为了保护好这片文化厚重的街区。梅州投入资金,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围绕一条路一种个性,一条街一个情怀,对13条街道进行微形改造。目前,已经完成部分景点。笔者选择几处具有代表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进行参观游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