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是福建省沿海中部的地级市,史称“兴化”,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是妈祖圣地,也是“中国鞋城” 。
“莆田”一名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陈书·虞寄传》,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莆仙地域从南安郡分出置县,命名为莆田县 ,这是莆田作为县级行政单位的开端。此后,莆田县的归属和行政区划虽有变化,但基本保持了县级建制。
关于“莆田”名字的由来,较通行的说法是,此地古时是大海,后形成平原,因蒲草丛生,水患频仍,故将“蒲”字删去三点水写为“莆” 。
莆田市现在共有下辖镇39个,并无官方认定的“四大古镇”说法,但从历史文化、商贸发展等角度来看,涵江镇、枫亭镇、黄石镇、梧塘镇常被视为当地较具代表性的古镇,以下是相关介绍:
涵江镇 :位于涵江区,唐贞观元年(627年),境内围海造田,筑涵排涝,故称“涵头”,宋代始有“涵江”之称。明代成为莆田商业中心,清代名列福建沿海四大名镇之首,抗战时期享有“小上海”的美誉。涵江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两大核心片区之一,保存有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巷格局以及古建筑群,如“东方廿五坎”等,见证了当地的商贸繁荣和文化交融。
枫亭镇 :位于仙游县,历史源远流长,相传汉元狩间,何氏九兄弟采折枫枝结亭,得名枫亭。唐武德二年设枫亭馆,宋改称太平驿,元至清改名枫亭驿、枫亭巡检司。宋代时,枫亭港(古称太平港)对外贸易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之一,明清时期依然商贾云集。镇内有天中万寿塔、蔡襄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会元寺、兰友祠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镇 :位于荔城区,自南朝莆田建县起,黄石即属之,宋朝和元朝时为莆田县多个里的所在地,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为黄石镇。黄石镇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大镇,有镇海堤、宁海桥等名胜古迹,其中宁海桥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海初日”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展现了古代高超的造桥技艺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梧塘镇 :位于涵江区,唐朝建中年间,吴兴、吴媛兄妹的族人在此垦田、围海,开发北洋平原,最初取名上吴塘,后简化为吴塘,因科举成绩突出曾改名为鳌塘,清朝末期因多梧桐树,简化为梧塘。这里有尖山寨森林公园,西庄淡的油菜花海,方家大厝,东南村、九峰村的多处清末民国时期民居,九莲岩等景点,都是休闲的好去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