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光明,暑气与活力交织升腾,这片科创与生态交融的城区成为文旅“热地”——2025年暑期(7月至8月),光明区旅游人数与收入实现双位数大幅增长。据测算,全区共接待游客175.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83%,其中过夜游客62.1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旅游收入达13.6亿元,同比增长45.1%。以深圳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公园、文体场馆为核心的多元消费场景全面发力,勾勒出暑期“活力光明”的生动图景。
全民健身日骑行活动现场。
科技馆成“顶流”引擎 高品质酒店连续满房
今年暑期,光明区以“1+1+6+N”文旅活动体系为支撑,举办2025暑期文旅嘉年华,聚焦科学、运动、美食、艺术、非遗、田园六大领域成立“光明超‘6’联盟”,组织各类文旅活动30余场。
作为暑期文旅市场的“核心引力”,科技馆持续释放IP效应,暑期累计接待游客91万人次,其中7月接待41万人次,8月接待50万人次,成为市民亲子游、研学游的首选目的地。
围绕科技馆主阵地,光明区整合旅行社、研学机构资源,联动深圳科普发展公司、虹强研学、搜旅旅行社等专业机构,市场化推出“科探成长·科创未来两日营”“深港5日研学游”等30余个主题研学产品及课程,让“科技研学”成为暑期新风尚。
为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光明区创新推出“票根+”优惠政策,持科技馆门票、红花山体育中心赛事票、大观园门票的游客可享酒店特定房型最低五折、免费房型升级等福利;同步实施“畅游光明”计划,联动光明温德姆至尊、光明美爵、光明福朋喜来登等10家重点酒店推出暑期限量房型5折活动,累计售出特价房超过500间。
商场人气火爆。
消费券发放同样成效显著,暑期住宿、文旅消费券发出逾11000张,补贴金额超过180万元;餐饮零售消费券启动后,辖区商户交易额环比提升约23.8%,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政策红利带动住宿市场持续火爆。暑假期间,光明区限上住宿企业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43.9%;营业额同比增长30.9%。温德姆至尊酒店、福朋喜来登酒店、天安云谷逸衡酒店和智选假日酒店等高品质酒店多次出现连续满房盛况。
公园化身“城市会客厅” 自然休闲引领新风尚
盛夏的光明,各大小公园成为最热门的“都市休闲目的地”。通过打造二十余场主题活动,光明区各大公园累计吸引超过60万人次市民游客走进自然,掀起“逛公园、享生活”热潮,传统公园成功转型为融合文创、市集、研学、轻运动的多元新场景。
小朋友探秘自然。
虹桥公园以“蝶舞虹桥·生态艺术季”为核心,7月19日至8月29日推出三大板块十余场活动,以蝴蝶为灵感纽带串联艺术、音乐、美食与自然探索,成为生态研学的热门打卡点。
8月18日至9月7日,“光明科学艺术季”落地科学公园,3D打印巧克力、脑控爆米花、VR火星漫游、机甲对战等创新项目,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科技魅力。
深圳科学技术馆成为市民亲子游、研学游的首选目的地。
明湖城市公园聚焦亲子与社交需求,八月每个周末推出零基础家庭亲子网球体验活动,东润时光营累计举办6场车友主题派对、9场天幕休闲活动,还承接企业团建、浪漫求婚、生日聚会等特色活动,吸引2000余人参与。马田街道“小候鸟计划”组织45名来深建设者子女,在公园完成《巢语心声:光明筑梦》公共艺术创作,传递温暖。
科学小记者参加研学活动。
此外,大雁山自然教育中心在暑期共开展四场自然研学活动,80余名家长与孩子共同搭建人与自然的创意桥梁。
文化场馆“艺”彩纷呈 全龄精神盛宴点亮暑期
暑假期间,光明区文化场馆围绕艺术欣赏、文化体验、阅读学习等核心,精心策划多元活动,为市民打造了一场覆盖全龄的精神文化盛宴。
话剧《温暖的味道》。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暑期菜单”亮点十足,7月至8月共上演20场精彩演出、2场高品质视觉艺术展览及十余场趣味活动,累计吸引超17万人次参与。其中,刘昊然领衔主演的话剧《温暖的味道》引起观众热烈反响;原创音乐剧《宝玉》以现代舞台语言重构古典文学;《风与岛屿的对白——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主题展》与《城市快门——传统黑白摄影展》为市民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在光明区文化馆,2025“全民美育”青少年戏剧现场展演、“汉衣拾遗”等非遗传承与创新活动、“乐享艺术生活”公益培训、“岭南清风”写生作品展等活动举办483场次,让人目不暇接,服务群众逾4万人次。
阅读需求在暑期持续释放,光明区图书馆迎来“阅读热潮”。7月13日至8月26日,累计81.66万人次进馆,文献流通达36.4万册次。针对暑期高峰,茅洲河图书馆、玉塘文体中心图书馆延长服务时间为9:00至21:00,每日多开放4小时;全区图书馆同步策划602场“阅读+”多元化活动,吸引13.61万余人次参与,为不同群体定制专属文化体验。
体育场馆活力迸发 全民健身热潮席卷盛夏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光明区举办都市田园畅意骑行、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车轮赛两场“一静一动”的特色活动,让运动活力与城市气质完美交融,掀起暑期全民健身热潮。
玉塘文体中心推出篮球赛等激情赛事。
红花山体育中心作为核心阵地,7月至8月承接并完成第六届“奥普特杯”篮球邀请赛、双速田径公开赛、全国太极拳公开赛等近40项大型赛事与公益活动,涵盖体育竞赛、公益培训、文艺展演等类型,累计接待参与人次超过37万,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聚集地。
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举办30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中不仅有“粤剧折子戏专场演出”等9场大型演出及12场阅读讲座,还推出“决战光明顶·足球联赛首战”“第一届全国游泳锻炼等级标准达标赛”两项高水平赛事,为不同年龄、运动水平的爱好者提供专业竞技平台,吸引逾15万人次参与。
玉塘文体中心推出三分王篮球争霸赛、3对3城市篮球赛等激情赛事,吸引众多运动爱好者角逐;同时搭配反诈讲座、游泳安全课等公益教育活动,在激发大家运动热情的同时,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实现运动与公益双向赋能。
暑期的热浪渐息,光明区文旅市场活力仍在延续。从科技馆里点燃的科学梦想,到公园中舒展的自然惬意;从艺术殿堂里的审美熏陶,到运动场上的热血挥洒,多元业态、贴心服务与丰富活动交织,交出了一份游客满意、消费亮眼的“成绩单”,让“活力光明”的名片越来越亮。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陈燕如 文/图
■光明时评
文旅“热”激发科学城发展活力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7-8月),光明文旅交出优异答卷:接待游客175.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83%;其中过夜游客62.1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旅游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45.1%。科技馆成为“顶流”引擎,公园化身“城市会客厅”,文化场馆“艺”彩纷呈,体育场馆活力迸发,共同勾勒出“活力光明”的生动图景。
这股文旅热浪并非偶然。光明区暑期文旅以“1+1+6+N”活动体系为骨架,以科技馆为核心引擎,积极创新实施“票根+”优惠政策和“畅游光明”计划,发放住宿、文旅、餐饮零售等多类消费券,有效激发市场消费活力。这些措施不仅迅速拉动当期消费,还通过良好的旅游体验赢得游客口碑,擦亮城区品牌形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热潮超越了传统观光模式,呈现“科技研学+自然休闲+文化艺术+全民健身”多元业态融合特征。科技馆的IP效应、虹桥公园的生态艺术季、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的高端演出、红花山体育中心的赛事集群,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龄化、沉浸式的文旅生态,让游客从“路过”变为“留下”,从“消费”升级为“体验”。
暑期文旅市场的优异表现,为光明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当前,光明区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汇聚人气、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不仅直接带来经济收益,还显著提升城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吸引高端人才、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民归属感具有深远意义。
从“生态底色”走向“活力迸发”,光明区正在书写文旅产业崭新画卷。展望未来,光明区需认真总结暑期文旅经验,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优势,让“活力光明”的品牌更加响亮。要进一步强化科技特色,做好“科技+文旅”深度融合文章,依托科学城资源禀赋,开发更多互动性强、体验感佳的科技旅游产品。要持续优化服务体验,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推动文旅消费体验不断升级。要加强全域协同,推动文旅活动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可持续、高质量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当这股文旅“热”力切实转化为科学城的人文魅力、创新活力和经济动力,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一场旅行记住光明,因为一片风景爱上光明,更因为一种活力留在光明。
光明新闻评论员 黄国焕
编辑 汪文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