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其他地方对南昌人存在不少偏见,地域隔阂总是莫名其妙地存在着。然而,前阵子因工作前往赣州出差,这一趟旅程,彻底颠覆了我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实实在在的感受,全是大实话!
一、城建惊喜:赣州高架不逊色
刚踏出赣州西站,那眼前交错纵横的高架桥系统,瞬间就把我给震撼到了。这些现代化的城市快速路和立交桥,一点都不比南昌红谷滩新区的差。坐在出租车上,行驶在迎宾高架上,视野无比开阔,城市天际线在眼前徐徐展开。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商务写字楼和住宅楼宇,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更让人惊叹的是,赣州的高架系统几乎覆盖了整个主要城区,从章贡区到南康区,一路畅行无阻。出租车司机满脸自豪地跟我说:“咱赣州现在这高架可牛了,去哪儿都方便,很少堵车,哪像你们省会南昌,动不动就堵得水泄不通。” 听着这话,我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但也不得不承认,赣州在城市建设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
二、美食盛宴:十八县各具风味
来赣州之前,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地方能有啥好吃的?可当本地朋友带我走进美食街的那一刻,我才真正领略到 “赣南十八县,县县有美食” 的魅力。宁都肉丸、瑞金牛肉汤、兴国鱼丝、于都烧卷子、石城莲子汤、会昌酱干、信丰萝卜饺、南安板鸭、上犹全鱼宴…… 光是记住这些名字,就费了我好大一番劲。每一种小吃背后,都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就拿信丰萝卜饺来说,用的是当地特有的红萝卜,口感甜而不辣;宁都肉丸更是讲究,得用铁锤捶打猪肉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做出那独特的弹性口感。在赣州的这一周,我尝了不下三十种地方小吃,竟然没有一样踩雷。这种丰富多样的美食体验,在省城南昌都很难享受到。
三、客家菜系:媲美粤菜的精致
赣州作为靠近广东的客家聚居区,客家菜那可是相当有名。原本我以为客家菜会比较朴素简单,可品尝过后,才发现它的精致程度和口味丰富性,完全不输给粤菜。其中,赣南小炒鱼最具代表性,选用鲜嫩的草鱼,去骨切片后,配上姜丝、青红椒一起爆炒,鱼肉鲜嫩爽滑,酸辣的味道恰到好处,特别下饭。还有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三杯鸡等经典菜式,在赣州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原来,客家菜融合了赣粤闽三地的饮食精髓,既有粤菜的鲜,又有闽菜的甜,还带着赣菜的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味。
四、方言迷宫:十里不同音
一直觉得南昌话够难懂了,可到了赣州才知道,这里的方言复杂程度简直超乎想象。赣州主要说客家话,但每个县甚至每个镇的客家话都不一样。在赣州市区,我还能勉强听懂一些,可一到县里,就跟个 “聋子” 没啥两样。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连本地人之间交流都得用普通话,因为南康的客家人可能根本听不懂龙南的客家话。有位语言学者跟我解释,赣州方言之所以这么多样,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移民过程。这里既是客家大本营,又是赣语、闽语、粤语的交汇地带,这才形成了 “十里不同音” 的独特语言生态。
五、热情包容:温暖异乡人
赣州人的热情好客,着实让我这个外地人心里暖烘烘的。不管是在餐馆吃饭,还是在街上问路,赣州人总是笑脸相迎,耐心解答。他们对外地人没有丝毫排斥,反而特别乐意交流。好多当地朋友都跟我说,赣州历史上就是移民城市,所以对外来的朋友都很热情。这种包容性,从城市建设上也能看出来,赣州既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充满现代感的章江新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一周的赣州之行结束,我对这座城市的看法彻底改变。曾经以为赣州很穷很落后,现在才明白,它的发展与省会相比,差距并没有那么大,而且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进步。赣州,这座充满惊喜的城市,真的值得更多人去了解、去探索。不知道大家对赣州又有着怎样的印象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