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刘彦谷
9月1日上午,第37届四川广元女儿节开幕。下午,“广元·蜀道里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女儿节专场沙龙)举行,川陕甘渝网络达人、广元市内女性网络达人、村支书主播等“达人”聚集。
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借助女儿节文旅活动契机,来自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浙江等地不同领域的网络达人,上演了一场特别的“共创”。
从流量密码到共情叙事,从田间地头到云端镜头,通过沙龙会议、专题讲座、节庆活动、实地采风等,共话千年蜀道文化和蜀道上的巾帼风采故事。
活动现场。(拍摄:谢杰)
聚焦蜀道上精彩生动的广元故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感叹的蜀道剑门关,就位于四川广元。蜀道,是广元递给世界的“金字招牌”,也是市民和游客镜头聚焦、图片和短视频创作的“宝库”。
“广元·蜀道里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上,广元市剑门关蜀道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廖兴泉,再次向来自川陕甘渝、浙江等地的网络达人热情推介:广元拥有形制最完整、景观最唯美、保存最原真的剑门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昭化古城,230多处文化遗存,彰显着古蜀道的神奇魅力,金牛道广元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活动现场。(拍摄:谢杰)
近年来,广元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46个,先后举办三届古蜀道徒步游活动,开发四条古蜀道徒步精品线路,吸引大批旅游网络达人打卡探访,吸引国内外游客深度体验。
活动上,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熊芙蓉,围绕“蜀道与广元”作主题分享,以文学视角解码蜀道精神、女性力量、广元故事。
自由交流环节,来自各地的网络达人纷纷表示,透过这些分享,更深刻感悟到蜀道故事中,广元一直精彩而生动地存在。
女儿节开幕式现场,国外网络达人正在进行短视频创作。(拍摄:谢杰)
跳出“打卡式”传播,当多元立体的 “蜀道宣传员”
一周卖出18万斤苍溪雪梨;教会了村里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把祖传野生折耳根咸菜、手工腊肉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这,是广元市苍溪县东溪镇中山村村干部、“乡涧溪”电商品牌创始人樊涧华的故事。
樊涧华和村民一起直播带货。苍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现场,她作为广元市女性网络达人代表和村支书主播代表,分享“广元村播”如何借助数字平台,让农村优质资源被更多人“看见”。樊涧华感慨:数字时代,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让每家每户都成为家乡最美的“代言人”。
“要当好蜀道宣传员!”广元石窟研究所开发利用与宣传教育科科长罗琳,分享她用新媒体讲好蜀道故事的思考。
“蜀道宣传员”,是活动现场来自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浙江等地网络达人提到的高频词汇。
市民和游客镜头聚焦广元女儿节系列活动。(拍摄:谢杰)
“宣传蜀道和广元,不是简单风景展示,而是要挖掘蜀道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千年文脉成为宣传的精神内核。”广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蒲斌指出,跳出“打卡式”的浅层传播,真正让蜀道文化“活”起来,让广元故事“深”下去,向全国、全世界讲好“蜀道上的中国故事”和“新时代的广元篇章”。
希望川陕甘渝的网络达人们,当好“蜀道文化的传播者”,让广元故事“走出去”。希望广元本土网络达人们,当好“本土风情的代言人”,让广元魅力“亮起来”。希望村支书主播群体,当好“乡村振兴的记录者”,让广元乡音“暖起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