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美国z大的州是哪一个吗?没错,是阿拉斯加。如果把美国的地图铺开,阿拉斯加就像一块镶嵌在西北角的巨大宝石——它的面积高达 171.8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得克萨斯州的2.5倍,甚至比日本、德国、法国加起来还要大。
然而,这片如今被誉为“z后的边疆”的土地,当年却只花了美国人 720 万美元——1867 年,美国从俄罗斯手中买下阿拉斯加,每英亩不到 2 美分。那时人们嘲笑这是“苏厄德的愚行”,觉得买了一片冰天雪地的荒原;没想到,后来这里发现了无尽的石油、黄金、天然气、渔业和矿产资源,成为历史上很划算的交易之一。
阿拉斯加以它的自然野性闻名于世:北美z高峰 丹奈利山矗立云端,冰川如巨龙入海,棕熊、鲸鱼、海鹦和极光在这里是日常风景。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原住民的文化印记,也记录着淘金热和二战的历史痕迹,二战中的阿留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探险家的目的地,是摄影师的天堂,更是每个热爱自然与旅行的人一生至少要来一次的地方。
想把“阿拉斯加”一次玩到骨子里?我找到了这条18天超深度探险航线。从西雅图启程、空中转场至诺姆(Nome),登船后一路横跨白令海、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半岛,再向东切入冰川海湾与东南阿拉斯加的内湾群岛。航线纵深覆盖主流7晚内湾线根本难以抵达的野性秘境——圣保罗岛、圣马修岛、荷兰港、Unga“鬼城”、卡特迈国家公园、柯迪亚克岛、Icy Bay、锡特卡、兰格尔、迷雾峡湾(Misty Fjords)与湾航道等,既看大场面的冰川海景,也走进“只有探险船能去”的偏远海湾与社区。
为什么这条线路与众不同?
1)“地理纵切面”:白令海—阿留申—阿拉斯加半岛—冰河湾—内湾航道
· 白令海(Bering Sea)
白令海是位于北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巨大边缘海,北接白令海峡与楚科奇海,南以阿留申群岛为界。这里是寒暖流交汇之地,营养盐丰富,因此是世界上重要的渔场之一,盛产鳕鱼、蟹类、鲑鱼等,同时孕育了规模庞大的海鸟群落和海洋哺乳动物。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气候严酷,白令海也保留了大片未受干扰的原始生态,是探险与科学考察的重要区域。
· 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
阿留申群岛是一条由火山岛组成的长链,全长约1900公里,横跨白令海和太平洋之间,连接着北美大陆和亚洲大陆的“自然桥梁”。它由3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与俄罗斯的分界线附近。群岛气候多风多雾,地貌以崎岖山脉、火山锥和海崖为主,海域生物多样性高,同时也是二战期间美日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这里今天还居住着阿留特人(Unangax̂),他们仍然保留着独特的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 圣马修岛与邻近的霍尔岛远离大陆,人迹罕至,岛上仍留有二战时期的LORAN导航台遗迹,是观鸟与荒野摄影的“秘境”。
- 圣保罗岛(普里比洛夫群岛)与白令海多处海崖则孕育着大量海鸟群落与北太平洋具代表性的繁殖地。
2)野生动物“密度大、种类稀”
- 卡特迈国家公园:约2,200头棕熊的“地球级”高密度栖息地,且公园与阿拉斯加半岛上还有多座活火山与巨型湖河系统。
- 柯迪亚克群岛:柯迪亚克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内估计有约3,500头柯迪亚克熊,是名副其实的“熊之岛”。
- 观鸟:麦凯雪鹀(McKay’s Bunting)只在圣马修与霍尔岛繁殖,红脚三趾鸥(Red-legged Kittiwake)的繁殖地很局限,几乎只在白令海的数个离岛(普里比洛夫群岛等)。
3)冰川与高峰:Icy Bay三大冰川 + 圣埃利亚斯峰
- Icy Bay可同时远眺Guyot、Yahtse、Tyndall三大冰川,常见座头鲸、虎鲸与海獭。
- 远处耸立的圣埃利亚斯峰(Mt. St. Elias,18,008英尺),是北美第三高峰,海岸线垂直高差震撼。
4)“自然 × 人文”三重线索同框
- 诺姆(Nome):这里是金矿热潮名城,亦与极地探险史深度相连——阿蒙森1926年驾驶飞艇“Norge”**飞越北极后即在阿拉斯加登陆,航迹传奇。
- 荷兰港二战遗址与阿留申二战国家历史区:讲述1942年的冷海战火;也可以在阿留申博物馆(Museum of the Aleutians)系统了解当地独特的人文历史
- 锡特卡(Sitka):这里是当地林吉特传统、俄罗斯传教与美国接管的多元历史叠加;锡特卡国家历史公园内图腾柱与俄罗斯主教宅邸充分说明着这块土地的历史变迁。
- 兰格尔(Wrangell)岩画海滩:东南阿拉斯加的海蚀岩画群,部分图像可追溯至数千年前,让人惊叹不已。
5)船与体验:混合动力探险旗舰 + 科学中心 + 小船登陆 + 一价全包
- MS Fridtjof Nansen为混合动力探险船,Polar Class 6强化船体,配备科考中心、讲座剧场、探险小艇/皮划艇、Explorer Lounge & Bar、无边泳池与户外热水池等硬件,既环保也舒适。
- 与常规巨舰不同,这种小型探险船可以白天穿越阿拉斯加内湾水道(约930–1000英里),并且深入大型邮轮无法进入的狭窄水道与隐秘海湾。
- 这条航线还有一大优势要给大家强调一下,那就是一价全包。
我们的船票包括了
· 西雅图至诺姆(Nome)经济舱单程机票
- 西雅图酒店至机场、诺姆机场至邮轮的接送服务
- 西雅图1晚酒店住宿(含早餐)
- 邮轮上的丰富餐食之外,还包括了船上全天提供葡萄酒、啤酒、咖啡、茶及软饮
- 环保水瓶一只(可在船上补水并带回家)
- 防风防水探险外套
- 船上摄影师拍摄的旅程照片
- 船上使用Wi-Fi
- 可使用桑拿、热水浴池、泳池、健身房、休息厅等
- 已包含小费
- 多样化船上及登岸活动
- 探险队员带来的深度讲座与交流
- 使用科学中心、图书馆及生物与地质科研设备
- 参与科学计划,为科研贡献数据
- 摄影师提供风光与野生动物拍摄技巧
- 每日简报会与非正式交流活动
- 小型探险艇登陆,团队带领的岸上探索
- 免费借用登岸所需的靴子、登山杖等装备
逐日站点玩法与灵感清单(看什么|做什么|必拍什么)
通常我们熟知的阿拉斯加航线,即使是7晚的长航线也只是一个内湾的航线,跟这个深度航线是无法比拟的。如果我们有机会,那么行前一定要做好功课。这里我为大家总结了每天的内容供参考。
Day 1|西雅图
- 看:奥林匹克雕塑公园(9英亩滨海艺术地景,远眺普吉特湾与奥林匹克山脉);派克市场“飞鱼秀”。
- 做:傍晚沿海滨步道轻松走,适应时差。
- 拍:日落光下的雕塑剪影 + 派克市场霓虹招牌。
Day 2|飞往诺姆(Nome)上船
- 看:淘金小镇遗迹(淘金挖泥机、废弃铁轨),小镇尽头即白令海。
- 做:走访当地博物馆、了解阿蒙森的极地飞行故事。
- 拍:褐色苔原与海岸线的“世界尽头”感。
Day 3–6|白令海与普里比洛夫群岛/圣马修岛探索(2天探索 + 2天海上巡航)
- 看:圣保罗岛海鸟崖;若条件允许,登临圣马修岛黑沙滩与LORAN遗址,留心少见的麦凯雪鹀。
- 做:甲板观鸟:红脚三趾鸥(白令海局限繁殖者)、角嘴海雀、海鸦、海鹱等。
- 拍:薄雾、玄武岩海崖与密集海鸟群的对比。
Day 7|荷兰港(Dutch Harbor/Unalaska)
- 看:阿留申博物馆,了解Unangax̂深厚渔猎文化;二战遗址/游客中心。
- 做:远眺马库申火山(常见喷汽),海湾寻灰鲸/海狮。
- 拍:港口与背景火山的同框照。
Day 8|Unga“鬼城”
- 看:被野花(火草等)接管的木屋废墟,定格阿留申移民与渔业兴衰史。
- 做:小艇登陆徒步,观察潮间带生态。
- 拍:废墟与花海的反差美学。
Day 9|阿拉斯加半岛隐秘海湾(机动探索日)
- 看:峭壁、瀑布与潜伏浅湾的黑熊/棕熊、海獭。
- 做:随队乘小艇探索无人海湾,在甲板上听地质讲座。
- 拍:云墙下的锯齿山脉与海雾。
Day 10|卡特迈国家公园(Geographic Harbor / Kinak / Kukak 视情况)
- 看:低潮滩头棕熊掘蛤、河口抓鲑;火山群塑造的峡湾地貌。
- 做:遵循熊区安全距离,随队观熊学习识别个体。
- 拍:镜面般的海湾水面与熊影倒映。
Day 11|柯迪亚克岛(Kodiak)
- 看:柯迪亚克熊可能出没的湿地/河谷,海獭与港湾海豹。
- 做:参访野生动物保护区游客中心(若开放)。
- 拍:“翡翠之岛”的绿毯山坡。
Day 12|跨越阿拉斯加湾(海上日)
- 看:三种北太平洋信天翁巡游;船上科普讲座、“科学中心”互动。
- 做:Explorer Lounge看海,或无边泳池/热水池舒缓一下。
- 拍:甲板上信天翁的剪影与落日。
Day 13|Icy Bay 冰川日
- 看:Guyot、Yahtse、Tyndall三大冰川崩塌前缘;运气好可见虎鲸/座头鲸。
- 做:条件允许时下小艇或皮划艇“冰川面前听冰声”。
- 拍:冰舌、冰漂与远处圣埃利亚斯峰的同框。
Day 14|锡特卡(Sitka)
- 看:锡特卡国家历史公园的图腾道、俄式主教宅邸与埃奇坎姆火山(近年有地表形变与地震活动迹象,科学监测持续)。
- 做:海上/林间步道轻徒步,找白头海雕。
- 拍:小城海湾与“三姐妹”山峰天际线。
Day 15|兰格尔(Wrangell)与岩画海滩
- 看:Petroglyph Beach岩画群(部分可能达约8000年);Shakes岛部落会所与图腾。
- 做:潮位合适时沿滩寻找岩画纹样;从观景平台做拓印体验(现场有复制石供体验)。
- 拍:螺旋、鱼纹与人面等岩画细节。
Day 16|迷雾峡湾(Misty Fjords)
- 看:汤加斯国家森林的花岗岩峭壁、瀑布与云海;山羊、黑/棕熊、海狮、海豹、海豚与白头海雕。
- 做:小艇巡游或皮划艇抚峡入谷。
- 拍:“雾中峡湾”反射出的墨绿镜面。
Day 17|内湾水道(Inside Passage)
- 看:超过930–1000英里的北美太平洋峡湾群岛水道——白天穿行,海况稳、观景好;常见座头鲸、长须鲸、虎鲸等。
- 做:甲板长时间观鲸、远摄“鲸尾+雪山”。
- 拍:航迹波纹与群岛层叠的长焦压缩。
Day 18|(下船)返回国内
与常规阿拉斯加邮轮的关键差异
- 纵深:主流7晚线多为“内湾—冰川湾/特雷西臂—观光港口”;本航线横跨白令海—阿留申—阿拉斯加半岛—海湾—内湾的“五大地貌带”,自然带更完整。
- 抵达性:大型邮轮鲜少造访的圣保罗/圣马修/荷兰港/Unga/卡特迈海湾等偏远点位,本航线“以小搏大”一网打尽。
- 物种观测:麦凯雪鹀、红脚三趾鸥等“鸟友心愿清单”级别目标,仅在本线所经海域/离岛有机会系统遇见。
- 冰川戏剧性:Icy Bay三冰川+ 圣埃利亚斯峰构成大景观组合。
- 文化厚度:淘金热、极地飞行、二战遗址、原住民文化、俄罗斯传教与美国并州史线索在一条航线上完整串起。
- 船上专业度:混动探险旗舰+科学中心+探险队讲座,小艇/皮划艇/自然观察相结合。
航线关键事实
- 荷兰港=美国渔获量大港,海产与海鸟生态丰富。
- 卡特迈棕熊≈2,200头,为世界受保护棕熊种群之一。
- 柯迪亚克熊≈3,500头,熊影常与海獭同框。
- 红脚三趾鸥=白令海“特产”,繁殖地局限;
- 麦凯雪鹀=仅在圣马修与霍尔岛繁殖;
- Icy Bay=Guyot/Yahtse/Tyndall三冰川,大概率可在同一区域观测;
- 圣埃利亚斯峰:北美第三高峰。
- 内湾水道:约930–1000英里受庇护水域,白天航行观景优势明显。
- MS Fridtjof Nansen:混合动力、Polar Class 6、科学中心、无边泳池与热水池等设施兼备。
重要提示:探险航线遵循“以自然为本”原则,具体靠泊/登岸点与活动会因航线、天气、海况、海冰与野生动物动态由船长与探险队临场优化,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谁适合这条航线?
- 户外与野生动物深度爱好者:观熊、观鲸、观鸟“三合一”,并加入地质与冰川地貌元素。
- 摄影与内容创作者:白令海离岛、荒废鬼城、冰川崩塌、内湾峡湾、图腾与岩画……素材跨度大。
- 文化与历史控:淘金史、阿蒙森北极飞越、二战阿留申防线、原住民艺术与俄美交错史。
预订与出行提示
- 探险属性:登陆点与具体活动因自然条件调整属常态,反而让每一趟都不可复制。
- 穿着装备:分层保暖、防水外壳、防滑登岸鞋、望远镜与长焦头。
- 野生动物礼仪:严格遵循船上与公园规范,与熊/海兽保持距离;在卡特迈等地不可携带食物靠近与投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