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语音讲述22个遗产点
泉州网9月4日讯(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文/图)不用导游讲解,景区景点会自动“开口说话”。昨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全市文旅以“科技赋能”为突破口,打出“全域联动”组合拳,让景点借助数字化手段主动“开口”讲故事,不仅大大分流了导游的基础服务工作量,为导游“减负”,更解了导游不够用的难题,让游客玩得更深入、更自在。正如游客所说:“科技当导游,省钱又自在,泉州故事听得真、记得牢。”
“AI游泉州古城”智慧旅游小程序
古城游客“掌中宝” 手机导游够贴心
“你好,我是和和。泉州古城24小时旅游智能助理,很高兴认识你。”昨日上午,记者通过手机搜索“AI游泉州古城”智慧旅游小程序,点击进去,在AI导游助理页中有文化讲解、景区服务、旅游攻略、周边服务等项目,点相应的项目会有相关的介绍。
据悉,“AI游泉州古城”采用了AI大语言模型与数字人技术,以泉州海丝家族“和和”为原型,融合了智能交互对话和讲解导览等多项功能。游客可以与数字人“和和”进行自然的语言交流,询问景点信息、当地美食等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回答。此外,“和和”还能够讲解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城的魅力。
刚过去的暑期,“AI游泉州古城”全面升级完成,开启免费服务模式。“此前,小程序‘AI对话伴游’功能采用公益性收费模式,市民游客付费后方可解锁相关服务。”鲤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升级后,所有功能模块已向游客免费开放,数字人“和和”24小时在线提供文化讲解、旅游攻略、问题解答等服务。
不仅如此,活动日历模块也已正式上线,通过整合发布鲤城近期的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最新的“活动指南”,游客仅需点击相关活动,即可获取活动信息,包括活动详情、活动时间和地点等内容。
据介绍,鲤城区3D数字人“和和”半年服务10万游客,满意度达96%,有游客评价:“问路线、找美食,比导游还贴心。”“AI游泉州古城”小程序实时定位讲解,92%的用户认可其行程规划,导游们也表示:“科技分担了大量基础讲解工作,我们能更专注于个性化服务。”
此外,“一部手机游泉州”小程序成游客“标配”,累计用户超500万,月激活80万人次,覆盖107个景点免费语音导览。“一张图游古城”串联吃住行游购娱,搭配“十大榜单”“精品路线”推荐,游客直言:“有了它,不用导游也能逛得明明白白,太省心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智慧语音讲解系统用中文/英文/日文/韩文/闽南语,讲述22个遗产点,游客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收听。
县域联动出妙招 景点自己“讲故事”
在安溪金谷溪岸文艺村,智能交互解说系统化身“贴心管家”,成为游客深度体验艺术魅力的得力助手。系统运用数字化技术,精准标注村内数十个艺术作品和特色点位,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解读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创新推出中、英、闽南语三种语音导览,兼顾中外游客与本地居民的语言习惯。游客只需“扫码”前沿VR技术生成的导览入口,即可开启专属的沉浸式艺术之旅。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那些曾经“静默”的风景,如今化作会“开口”的向导,让艺术不再是橱窗里的观赏品,而是可感知、可触摸的文化对话。智能交互解说系统让游客平均多待1.5小时,导游也不用反复讲解。
此外,在永春牛姆林,游客只要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听动植物知识,AI答对率98%,旅游旺季一天服务3000人,导游压力减六成,游客觉得“比追着导游问方便”。在德化陶瓷博物馆,游客只要用手机扫描展品就能清晰看到瓷器烧制过程。在晋江五店市,小程序讲古厝故事,AR重现老街区繁华,3个月回头客多了两成。
互动玩出“新花样” 沉浸式体验更带劲
在安溪清水岩景区,AR互动项目成了“网红打卡点”。景区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千年古刹的历史文化场景与现实景观巧妙融合。游客打开手机,便能触发虚拟文物展示、点亮弘法道场、许愿神树、留影打卡等多元互动内容,以全新的方式探索清水岩,深度了解景区历史和文化。AR互动项目有效弥补了传统导游的局限,为游客提供了更生动、有趣且自主的游览方式。
在惠安崇武古城共收藏有惠安和崇武本地石雕大师设计并创作的石雕作品500多件,分为10多个主题景观区。这些石雕作品内容涵盖了中国的宗教信仰、古典文学、传统民俗、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中华英雄等。景区推出智能互动系统,游客用手机扫码,AI能识别石雕并自动讲解背后传说,一天服务2000多个家庭,家长们说:“孩子跟着AI听故事,专注力更高。”
责任编辑:林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