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发布】
9月6日晚
“苏超”第十一轮
扬州队将在主场迎战南通队
扬州与南通
一个江河交汇
一个江海交汇
两城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国古代第一城 VS 中国近代第一城
扬州,
拥有6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
缔造了两汉、隋唐、清康乾年间三次辉煌。
扬州在唐朝时被誉为“扬一益二”,
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城”。
南通,古称“通州”,
始设于五代时期的后周显德五年(958)。
如今,拥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企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陆续创办了
大生纱厂、油脂厂、面粉厂、铁冶厂等,
南通由此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
盐业中心 VS 产盐基地
说起扬州与南通的渊源,
不得不提二千多年前的
吴王刘濞和他开挖的运盐河。
(湾头,东边“运河”即运盐河)
西汉初年,
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
都于广陵(扬州)。
刘濞封地南有铜山,东临大海,
他“即山铸钱,煮海为盐”,
开挖了大运河重要支流运盐河(今通扬运河),
自扬州茱萸湾,经海陵(今泰州)至南通如皋蟠溪,
高效地将盐场所产食盐运至扬州,
再通过大运河和长江扩散至全国。
南北朝时期,
通州所在的这片土地,
原是长江口北侧的一块大沙洲,
被称为“胡逗洲”。
南通地区逐渐成陆后,
最早在这里的生产活动是烧制海盐。
明清时,扬州成为盐业中心,
两淮盐运使司衙署所在地。
清乾隆年间,
两淮盐运司通州分司管辖吕四等十个盐场,
光绪年间,十场年产九十万石,
是淮南重要的产盐基地。
南通煮盐,扬州销盐,
形成了“数十里盐舟相随”的壮观景象,
共同构建了古代盐业经济链。
军事重镇 VS 抗倭前线
扬州,
凭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点,
锁江南之门户。
南通,
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与长江交汇处、
长江入海口北翼,
均为历史上极具战略价值的城池。
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
倭寇多选择从今天的南通通州、盐城大丰等区域登陆,
沿陆路或串场河、运盐河等水路东进,
一两天便可抵达运河边的扬淮城镇。
在南通海安市角城线西场初级中学东南侧,
有一座刘景韶平倭纪念馆。
这里纪念的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
扬州与南通协同抗倭取得的
一次决定性胜利——西场大捷。
扬州和南通,
两城构成的江北海防体系,
成为拱卫明朝留都南京
和守护国家经济大动脉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度歼灭倭寇数千人。
从运河时代
到高铁时代
两城将唱响新的交响曲
资料:交汇点新闻、南通发布、扬州发布 等
整理:凌鹏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